N头条>新华字典>孔组词

孔相关字典

孔[kǒ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隙孔[xì kǒng]
      1.亦作“隟孔”。亦作“?孔”。 2.缝隙﹔空隙。
  • 郑孔[zhèng kǒng]
      经学家郑玄和孔安国的并称。
  • 镗孔[táng kǒng]
      1.简称“镗”。 2.在镗床上加工工件上已有的孔眼﹐用以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保证孔的位置精确。
  • 三孔[sān kǒng]
      1.三个孔穴。 2.三个来源。 3.宋孔文仲及弟武仲﹑平仲并以文名,时号“三孔”。
  • 销孔[xiāo kǒng]
      穿销钉或螺栓的孔(如在桁架中)。 穿销钉或螺栓的孔(如在桁架中)
  • 瞳孔[tóng kǒng]
      虹膜中心的小圆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
  • 通气孔[tōng qì kǒng]
      1.通风孔,排气孔。如:冰中一个水獭的通气孔。2.空气自密闭空间通过其中而向外流出的孔口。3.任何工业炉中燃烧空气或废气通过的小孔。
  • 洞孔[dòng kǒng]
      窟窿。
  • 底孔[dǐ kǒng]
      坝的底部泄水孔。如:底孔不通。
  • 熟面孔[shú miàn kǒng]
      熟识的脸。常指熟人。
  • 刺孔[cì kǒng]
      扎孔。如:在一整张纸上同时刺孔的一套针。
  • 汗毛孔[hàn máo kǒng]
      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汗从这里排泄。也叫毛孔。
  • 祭孔[jì kǒng]
      祭祀孔子。
  • 微孔[wēi kǒng]
      很小的孔(不易用肉眼看见的小孔)。 很小的孔(不易用肉眼看见的小孔)
  • 脸孔[liǎn kǒng]
      脸;脸上的表情。
  • 肠穿孔[cháng chuān kǒng]
      许多肠道疾病的一个共同并发症,肠壁组织坏死、薄弱、破溃,肠内容外溢,可有剧烈腹痛、板状腹、腹膜炎、休克等表现。 许多肠道疾病的一个共同并发症,肠壁组织坏死、薄弱、破溃,肠内容外溢,可有剧烈腹痛、板状腹、腹膜炎、休克等表现
  • 耳孔[ěr kǒng]
      外耳门。
  • 移孔[yí kǒng]
      移动衣带之孔﹐以示身瘦。
  • 钻孔[zuān kǒng]
      1.通常指用尖锐的旋转工具在坚硬的物体上钻穿。如:在木板上钻孔。在数处给一块金属板钻孔。用凿岩机(在坚固材料中)钻孔洞。在花岗岩上钻孔。2.指为了装饰、识别或便于分开而(常用机器)打一排小孔或花样。形似独木舟有时钻孔作为垂饰的船形宝石。
  • 面孔[miàn kǒng]
      1.脸。 2.容貌。 3.犹面子,体面。
  • 插孔[chā kǒng]
      1.可插进插头的孔。2.用以把工件固定在夹具或模具上的一组孔。
  • 锁孔[suǒ kǒng]
      锁眼。
  • 窐孔[wā kǒng]
      古代门旁圭形的小孔。
  • 鳃孔[sāi kǒng]
      指鱼鳃的鳃丝。为鱼类呼吸空气的孔道,故名。
  • 锪孔[huō kǒng]
      1.在孔的顶部周围作成漏斗形凹坑的钻进操作。2.在孔的顶部周围作成圆柱形凹坑以便安置螺钉头或垫圈,或者使连接零件能齐平安装。
  • 窗孔[chuāng kǒng]
      波导或空腔共振器的侧壁或端壁上的开口或孔,通过它传输能量。 波导或空腔共振器的侧壁或端壁上的开口或孔,通过它传输能量
  • 弊孔[bì kǒng]
      发生弊害的漏洞。
  • 桥孔[qiáo kǒng]
      桥梁下面的孔洞。 桥身下的孔洞
  • 穿孔[chuān kǒng]
      1.用钻孔或打孔工具凿。2.能穿孔打出成千上万种不同花样的工具。3.穿透表面。如:有时溃疡穿孔…恰好在它似乎得到良好控制的时候。4.打洞钻孔,打眼。如:在大理石板上穿孔。
  • 冷面孔[lěng miàn kǒng]
      冷脸子。
  • 冲孔[chòng kǒng]
      1.打孔。2.被打出的孔。
  • 射孔[shè kǒng]
      穿孔的动作或过程。 穿孔的动作或过程
  • 针孔[zhēn kǒng]
      针尾引线的孔。 针刺的孔,或插钉、栓的孔
  • 箫孔[xiāo kǒng]
      箫上的洞孔。
  • 井孔[jǐng kǒng]
      井的洞、坑或井筒。井的洞、坑或井筒
  • 水孔[shuǐ kǒng]
      1.有水的洞。 2.植物的叶尖或叶缘的排水孔。
  • 盲孔[máng kǒng]
      没有泥浆或其他循环流动介质把钻屑带到地面上的一种钻孔。 没有泥浆或其他循环流动介质把钻屑带到地面上的一种钻孔
  • 毛孔[máo kǒng]
      1.小孔。喻极微小。 2.汗孔。
  • 馋眼孔[chán yǎn kǒng]
      馋眼脑。
  • 利孔[lì kǒng]
      经济利益的来源。
  • 姬孔[jī kǒng]
      周公姬旦与孔子的并称。
  • 蚁孔[yǐ kǒng]
      蚂蚁穿的洞。
  • 汗孔[hàn kǒng]
      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汗从这里排泄出来。也叫毛孔。
  • 心孔[xīn kǒng]
      犹心窍。
  • 四孔[sì kǒng]
      比喻政出多门。
  • 乳孔[rǔ kǒng]
      小孔。
  • 窥孔[kuī kǒng]
      一个透明的长方形嵌块或窗口,通过它可以观察密闭室或炉内的物质或过程。 一个透明的长方形嵌块或窗口,通过它可以观察密闭室或炉内的物质或过程
  • 漏孔[lòu kǒng]
      缝隙;漏洞。 缝隙;漏洞
  • 僞孔[wěi kǒng]
      见“伪孔传”。

孔[kǒ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孔隙[kǒng xì]
      窟窿眼儿;缝儿。 空隙
  • 孔鼎[kǒng dǐng]
      正考父庙之鼎。正考父系孔子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 孔疚[kǒng jiù]
      非常难过;很痛苦。
  • 孔德[kǒng dé]
      大德﹑盛德。《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河上公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汉焦赣《易林.坤之比》:“孔德如玉,出于幽谷。升高鼓翼,辉光照国。”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绳绳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测已。”一说,孔即“空”,“孔德”意谓以空为德。
  • 孔爵[kǒng jué]
      即孔雀。
  • 孔约[kǒng yuē]
      十分简约。
  • 孔贾[kǒng jiǎ]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贾公彦的并称。
  • 孔径[kǒng jìng]
      机件上圆孔的直径或桥孔、涵洞等的跨度。 孔的直径
  • 孔罇[kǒng zūn]
      孔,孔融;罇,酒杯。东汉孔融好客,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为好客之典。
  • 孔盖[kǒng gài]
      以孔雀羽毛装饰的车盖。亦泛指华丽的车舆。
  • 孔庙[kǒng miào]
      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 祭祀孔子的庙宇
  • 孔鴈[kǒng yàn]
      孔雀与雁。
  • 孔孟[kǒng mèng]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 孔周[kǒng zhōu]
      孔子与周公的并称。
  • 孔明灯[kǒng míng dēng]
      利用热空气比重较轻能上升的原理制成的一种纸灯,上部没有口,灯心烧着后,热空气充满在里边,使灯升到空中去。相传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亮字孔明,所以叫孔明灯。
  • 孔怀[kǒng huái]
      原谓甚相思念。《诗.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郑玄笺:“维兄弟之亲,甚相思念。”《隶释.汉慎令刘修碑:》:“建宁四年五月甲戌卒,二弟龙纯,挛哀孔怀。”后用为兄弟的代称。
  • 孔瘁[kǒng cuì]
      深为忧伤。
  • 孔燕[kǒng yàn]
      十分安乐﹑闲适。
  • 孔脩[kǒng xiū]
      见“孔修”。
  • 孔方[kǒng fāng]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
  • 孔公[kǒng gōng]
      指孔子。
  • 孔墨[kǒng mò]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并称。亦指儒墨二派。
  • 孔群[kǒng qún]
      很协调。
  • 孔硕[kǒng shuò]
      硕大。
  • 孔猷[kǒng yóu]
      见“孔繇”。
  • 孔急[kǒng jí]
      很紧急,很急迫。 非常急迫厂商求才孔急,人力供应失调
  • 孔任[kǒng rèn]
      见“孔壬”。
  • 孔皆[kǒng jiē]
      1.普遍。 2.指普遍降福。
  • 孔桥[kǒng qiáo]
      机器阈座上分隔出入口的金属条。 机器阈座上分隔出入口的金属条
  • 孔时[kǒng shí]
      适时;及时。
  • 孔业[kǒng yè]
      指儒家学说。
  • 孔懋[kǒng mào]
      甚为盛隆。
  • 孔圣[kǒng shèng]
      1.非常圣明﹑英明。 2.对孔子的尊称。 3.指孔子的学说﹑思想。
  • 孔帷[kǒng wéi]
      喻指封建时代的学府。
  • 孔雀扇[kǒng què shàn]
      用孔雀尾制作的长柄大扇。椭圆形,径约三尺,柄长丈余,为宫廷仪仗用品。
  • 孔鸟[kǒng niǎo]
      即孔雀。
  • 孔繇[kǒng yáo]
      孔子之道。
  • 孔府[kǒng fǔ]
      在山东省曲阜城内孔庙旁。旧称衍圣公府。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北宋时建立府第,明代重修。有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东西两旁为家庙、花厅。共有院落九进,房屋四百六十三间。藏有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孔林[kǒng lín]
      在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外。孔子和其子孔鲤、孙子孔饭及历代衍圣公的墓地。历经扩修,占地约200公顷,周围有7.5千米的林墙。内有历代帝王及名人碑碣一千多块,松柏数万株。是中国最大的人造陵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孔席不四[kǒng xí bù sì]
    1. 孔武[kǒng wǔ]
        非常勇猛。
    2. 孔道[kǒng dào]
        通往某处必经的关口:交通孔道。
    3. 孔北海[kǒng běi hǎi]
        即孔融。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因其曾为北海相,故称。
    4. 孔翠[kǒng cuì]
        1.孔雀和翠鸟。亦单指孔雀。 2.孔雀﹑翠鸟的羽毛。 3.喻精华。
    5. 孔穴[kǒng xué]
        窟窿眼儿;孔洞。 孔洞;洞穴
    6. 孔释[kǒng shì]
        儒家与佛教的并称。
    7. 孔窍[kǒng qiào]
        1.洞孔,常指眼﹑耳﹑口﹑鼻等器官。 2.指心窍。
    8. 孔多[kǒng duō]
        很多。
    9. 孔堂[kǒng táng]
        孔子所居的堂隩。语出《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以“孔堂”喻谓学识已有相当造就的境界。
    10. 孔乙己[kǒng yǐ jǐ]
        短篇小说。鲁迅作。1919年发表。清末的穷知识分子孔乙己,心地善良,但好吃懒做,又“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最后默默地死去。作品抨击了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
    11. 孔子庙[kǒng zǐ miào]
        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多省称“孔庙”。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哀公时立庙,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主要建筑物有大成殿﹑奎文阁﹑碑亭等。大成殿前有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唐贞观时,下诏各州县皆立孔庙。
    12. 孔版印刷[kǒng bǎn yìn shuā]
        油墨透过印版的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织物、皮革等材料的平面或曲面上的印刷方法。印版的图文由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有誊写版印刷、打字蜡纸印刷及丝网印刷等。
    13. 孔炽[kǒng chì]
        很猖獗,很嚣张。
    14. 孔疏[kǒng shū]
        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15. 孔兄[kǒng xiōng]
        见“孔方兄”。
    16. 孔跖[kǒng zhí]
        孔子与柳下跖的并称。
    17. 孔雀花[kǒng què huā]
        花名。性喜阴凉潮湿。
    18. 孔夫子[kǒng fū z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19. 孔偕[kǒng xié]
        甚为整齐。意谓同心尽兴。
    20. 孔艰[kǒng jiān]
        很难知;很艰难。
    21. 孔亟[kǒng jí]
        很紧急﹑很急迫。
    22. 孔门[kǒng mén]
        孔子的门下,借指儒家。
    23. 孔父[kǒng fù]
        指孔子。
    24. 孔洞[kǒng dòng]
        窟窿(多指在器物上人工做的)。
    25. 孔昊[kǒng hào]
        孔子和太昊(伏羲氏)的并称。
    26. 孔揭[kǒng jiē]
        通达明晓。
    27. 孔昭[kǒng zhāo]
        十分显着彰明。
    28. 孔嘉[kǒng jiā]
        非常美好。
    29. 孔目[kǒng mù]
        1.档案目录。 2.指(财物)清单。 3.旧时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账目﹑遣发等事务。始于唐代。 4.清代在翰林院中置孔目,为低级事务官。
    30. 孔姬[kǒng jī]
        孔子和姬旦(周公旦)的并称。
    31. 孔眼[kǒng yǎn]
        小孔;眼儿:叶子上有虫吃的孔眼ㄧ孔眼大小不同的筛子。
    32. 孔圣人[kǒng shèng rén]
        见“孔圣”。
    33. 孔教[kǒng jiào]
        1.指孔子的学说主张。 2.认为儒家的学说主张与佛﹑道一样,具有宗教性质,故称之为“孔教”。
    34. 孔家店[kǒng jiā diàn]
        指孔子学说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精神﹑道德﹑文化体系。1919年的“五四”运动首次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孔[kǒ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文案孔目[wén àn kǒng mù]
        文书与档案的条目。
    • 方孔钱[fāng kǒng qián]
        中国古代钱币的俗称。秦以来的古钱币除王莽一度行刀布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方孔钱由“环钱”演变而成﹐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清末的“宣统通宝”为最晩。
    • 有孔虫[yǒu kǒng chóng]
        单细胞动物。有石灰质壳﹐壳上多小孔﹐由此溢出许多丝状的假足。生活在海洋中﹐遗壳堆积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虫化石可用来测定岩石的地质年龄。
    • 单孔目[dān kǒng mù]
        哺乳纲的一目。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因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外,故名。卵生,用乳汁哺育幼兽,无乳头。体温不恒定。如针鼹、鸭嘴兽等。
    • 伪孔传[wěi kǒng chuán]
        《古文尚书》东汉时已亡佚,至东晋元帝时,梅赜(一作“梅颐”﹑“枚颐”)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唐孔颖达作《尚书注疏》即以此为底本。自宋吴棫朱熹以来已怀疑其为伪造,至清阎若璩惠栋更详予考订,遂成定论。后即称此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为“伪孔传”,以明非真出于孔安国之手。亦省称“伪孔”﹑“伪传”。
    • 都孔目[dōu kǒng mù]
        宋时管理簿籍之官吏。元时亦泛指判官﹑吏目一类官吏。
    • 眼孔浅[yǎn kǒng qiǎn]
        方言。形容目光短浅,贪财爱物。
    • 七孔针[qī kǒng zhēn]
        亦作“七孔鍼”。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
    • 眼孔大[yǎn kǒng dà]
        形容眼界宽,看得多。
    • 七孔鍼[qī kǒng zhēn]
        亦作“七孔针”。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西京杂记》卷一:“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綵楼,穿七孔针……以乞巧。”
    • 九孔螺[jiǔ kǒng luó]
        即石决明。

    孔[kǒng]字的成语

    • 利出一孔[lì chū yī kǒng]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 兄弟孔怀[xiōng dì kǒng huái]
        孔:甚、很;怀:思念。兄弟彼此之间非常思念、关怀。指兄弟间的友爱之情。
    • 一孔不达[yī kǒng bù dá]
        指一窍不通。
    • 谋夫孔多[móu fū kǒng duō]
        指谋划的人很多。孔,很。
    • 七洞八孔[qī dòng bā kǒng]
        形容特别破烂的样子。
    • 孔席墨突[kǒng xí mò tū]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孔武有力[kǒng wǔ yǒu lì]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非常威武有力
    • 孔席不暖[kǒng xí bù nuǎn]
        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 威仪孔时[wēi yí kǒng shí]
        孔:甚,很。仪容严肃,举目庄重,甚合时宜。
    • 羊真孔草[yáng zhēn kǒng cǎo]
        南朝宋羊欣擅长隶书,孔琳之草书,名重一时,并称为“羊真孔草”。
    • 无孔不入[wú kǒng bù rù]
        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钻。 没有什么孔隙不钻入的。比喻消极的东西易于渗透、侵入。亦指人善于钻营,有隙就乘机营求
    • 孔壁古文[kǒng bì gǔ wén]
        相会在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今泛指古字或汉代以前的文字。
    • 孔怀之亲[kǒng huái zhī qīn]
        孔:甚、很;怀:思念。指兄弟间的亲情。
    • 鼻孔朝天[bí kǒng cháo tiān]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百孔千创[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疮”。 到处是孔洞和疮口。比喻破坏严重或毛病很多 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我有差使的时候,已是寅支卯粮的了;此刻没了差使才得几个月,已经弄得百孔千疮,背了一身亏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圆孔方木[yuán kǒng fāng mù]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 千疮百孔[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 三毛七孔[sān máo qī kǒng]
        指心思,心机。
    • 周情孔思[zhōu qíng kǒng sī]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革带移孔[gé dài yí kǒng]
        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 孔怀之重[kǒng huái zhī zhòng]
        孔:甚、很;怀:思念。指兄弟间的亲情。
    • 无孔不钻[wú kǒng bù zuàn]
        比喻善于钻营。
    • 孔孟之道[kǒng mèng zhī dào]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其思想道德
    • 一孔之见[yī kǒng zhī jiàn]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做谦词
    • 狰狞面孔[zhēng níng miàn kǒng]
        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