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均组词

均相关字典

均[jūn]字在结尾的词语

  • 灵均[líng jūn]
      1.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字。 2.泛指词章之士。
  • 廉均[lián jūn]
      乐声清亮平和。
  • 清均[qīng jūn]
      犹清韵。
  • 音均[yīn jūn]
      同“音韵”。
  • 平均[píng jūn]
      ①一致;统一:平均如一|天下平均,合为一家。②均匀;无轻重或多少之分:平均分配|平均主义。③将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平均数|平均成绩|平均工资。
  • 七均[qī jūn]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 大均[dà jūn]
      1.谓平均。 2.古军礼之一。
  • 土均[tǔ jūn]
      1.古代官名。 2.按土地质量以确定其等差。
  • 户均[hù jūn]
      每户平均。如:去年全队户均收入五百元。如:这个村子全年户均售猪八头多。
  • 不均[bù jūn]
      不公平;不均匀。
  • 和均[hé jūn]
      1.同“和韵”。 2.协调;谐和。
  • 匀均[yún jūn]
      均匀。
  • 成均[chéng jūn]
      1.古之大学。 2.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 运均[yùn jūn]
      见“运钧”。
  • 庠均[xiáng jūn]
      古代学校。均,成均。
  • 殚均[dān jūn]
      谓使极其均平。
  • 年均[nián jūn]
      一年平均。如: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2%。
  • 天均[tiān jūn]
      见“天钧”。
  • 击均[jī jūn]
      攻击与己势均力敌的敌人。
  • 国均[guó jūn]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 2.国家重臣。

均[jūn]字在开头的词语

  • 均州窑[jūn zhōu yáo]
      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州),历代制造瓷器。
  • 均守[jūn shǒu]
      谓诸侯按照等级各守其封土。
  • 均摊[jūn tān]
      平均分摊:费用按户均摊。
  • 均布[jūn bù]
      普遍分布。
  • 均输[jūn shū]
      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3.明末的苛税之一。 4.古代仓名。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 均敌[jūn dí]
      犹对等。
  • 均科[jūn kē]
      谓判以同等之罪。
  • 均土[jūn tǔ]
      见“均工夫”。
  • 均礼[jūn lǐ]
      行对等之礼。
  • 均产[jūn chǎn]
      平均分配财产。
  • 均浃[jūn jiā]
      均匀周遍。
  • 均沾[jūn zhān]
      大家平均分享(利益):利益均沾。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
  • 均调[jūn diào]
      均衡协调;均匀和谐。
  • 均赋[jūn fù]
      谓均平田赋。
  • 均工夫[jūn gōng fū]
      1.亦称“均土”。 2.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 均心[jūn xīn]
      犹同心。谓心理相同。
  • 均徭[jūn yáo]
      1.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 均一[jūn yī]
      见“均壹”。 均匀一致
  • 均工[jūn gōng]
      按日计酬,临时雇用的工人。
  • 均和[jūn hé]
      调和;协调。
  • 均热[jūn rè]
      ∶进行长时间的热处理,尤用于金属韧炼热处理。 ∶进行长时间的热处理,尤用于金属韧炼热处理
  • 均徧[jūn biàn]
      均匀周遍。
  • 均平[jūn píng]
      1.平衡;均匀。 2.平正;公允。
  • 均派[jūn pài]
      平均摊派。
  • 均州窰[jūn zhōu yáo]
      北宋 阳翟(今 河南 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 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 改 阳翟 为 钧州(即 均州),历代制造瓷器。清 朱琰《陶说·均州窑》:“均州窑,今 河南 禹州 …… 清 秘藏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十:“均州窰红若胭脂者为最。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
  • 均税[jūn shuì]
      北宋税制,先丈量田地,然后按肥瘠分等定税,谓之“均税”。
  • 均停[jūn tíng]
      1.均匀妥贴。 2.谓平板而少变化。
  • 均湿[jūn shī]
      在拉软以前进行润湿(皮革);使粗鞣的皮革整个均匀地潮湿。 在拉软以前进行润湿(皮革);使粗鞣的皮革整个均匀地潮湿
  • 均籴[jūn dí]
      宋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均线[jūn xiàn]
      在坐标图上显示的一段时间内指数、价位等的平均值所连成的线,如五日均线、十日均线等。
  • 均衡[jūn héng]
      平衡:国民经济均衡地发展ㄧ走钢丝的演员带着一把伞,保持身体的均衡。
  • 均势[jūn shì]
      力量平衡的形势:形成均势ㄧ保持均势。
  • 均种[jūn zhǒng]
      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 均等[jūn děng]
      平均;相等:机会均等。 相等机会均等
  • 均匀[jūn yún]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今年的雨水很均匀ㄧ钟摆发出均匀的声音 ㄧ把马料拌得均均匀匀的。
  • 均田[jūn tián]
      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 均差[jūn chà]
      土地表面的高度或均差;山顶或顶峰和某地区低地之间的不同高度。

均[jūn]字在中间的词语

  • 平均差[píng jūn chā]
      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统计分布中,存在于各对元素之间的n(n-1)/2个绝对差值的平均值。 在一个有 n 个元素的统计分布中,存在于各对元素之间的 n(n-1)/2 个绝对差值的平均值
  • 平均数[píng jūn shù]
      在统计中,也称“平均指标”。表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它是把同质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平均化后得出的数值。主要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 平均工资[píng jūn gōng zī]
      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平均所得的工资额。其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除以同期的职工平均人数。
  • 平均寿命[píng jūn shòu mìng]
      粒子或放射性同位素的不稳定核从产生到转化为其他粒子所经历的平均时间,也指原子或原子核存在于某一激发态的平均时间。不同粒子的平均寿命相差很大。
  • 七子均养[qī zǐ jūn yǎng]
      谓人君对臣民当一视同仁。语本《诗.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郑玄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
  • 平均律[píng jūn lǜ]
      指尽管你无法知道一系列事件中哪一件会成功,但是根据平均律,可知如果某一件事情你做了数次,你就会实现你的目标。
  • 平均利润[píng jūn lì rùn]
      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同量资本,所取得的等量利润。是竞争中资本不断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所形成的结果。
  • 平均主义[píng jūn zhǔ yì]
      要求平均享有社会财富的思想。在旧社会是农民、小资产者的幻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可能实现,“吃大锅饭”就是反映这种思想的社会现象,是和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的原则相抵触的。破除平均主义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之一。
  • 平均地权[píng jūn dì quán]
      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 平均值[píng jūn zhí]
      1.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的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积分除以该区间的测度。2.主要是一个算术术语,指几个不相等的数之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而得出的数。

均[jūn]字的成语

  • 势均力敌[shì jūn lì dí]
      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 吕惠卿始谄事 王安石…及势钧力敌,则倾陷 安石,甚于仇雠。——《宋史.苏辙传》
  • 鸿均之世[hóng jūn zhī shì]
      鸿:大;均:平。指天下太平,人心安定。
  • 贫富不均[pín fù bù jūn]
      均:平均。贫穷和富裕很不平均。
  • 功均天地[gōng jūn tiān dì]
      均:等同。功业与天地等同。极言功业之大。
  • 利益均沾[lì yì jūn zhān]
      有好处,大家都有一份。指平等合理地取得各自应有的利益。
  • 苦乐不均[kǔ lè bù jūn]
      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 劳逸不均[láo yì bù jūn]
      逸:安逸、安乐。有的人过于辛劳,有的人过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