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哀组词

哀相关字典

哀[āi]字在开头的词语

  • 哀毀骨立[āi huǐ gǔ lì]
      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清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
  • 哀肠百转[āi cháng bǎi zhuǎn]
    1. 哀矜[āi jīn]
        哀悯;怜悯:哀矜之心|哀矜诏命敷。
    2. 哀恻[āi cè]
        悲伤怜悯。
    3. 哀笳[āi jiā]
        悲凉的胡笳声。
    4. 哀告[āi gào]
        哀求;苦苦央求:百般哀告|哀告无门。
    5. 哀惋[āi wǎn]
        悲伤惋惜。
    6. 哀素[āi sù]
        犹言哀痛无饰。
    7. 哀默[āi mò]
        悲伤沉默。
    8. 哀感[āi gǎn]
        1.谓悲伤感动他人。 2.悲伤的感情。
    9. 哀筝[āi zhēng]
        悲凉的筝声。
    10. 哀歌[āi gē]
        1.悲伤地歌唱。 2.悲伤的歌。
    11. 哀弹[āi dàn]
        犹哀弦。指悲凄的弦乐声。
    12. 哀厉[āi lì]
        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
    13. 哀弄[āi nòng]
        悲凉的乐调。
    14. 哀蝉曲[āi chán qǔ]
        曲名。相传汉武帝因思李夫人而作。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因赋《落叶哀蝉》之曲。”
    15. 哀壮[āi zhuàng]
        犹悲壮。
    16. 哀切[āi qiè]
        悲痛;痛切。
    17. 哀吁[āi xū]
        悲叹。
    18. 哀辞[āi cí]
        古代专用于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多用韵语:《欧阳生哀辞》。
    19. 哀惶[āi huáng]
        悲伤惶恐。
    20. 哀戚[āi qī]
        哀痛;悲伤:哀戚之心|别后倍觉哀戚。
    21. 哀激[āi jī]
        指声音悲凉而激越。
    22. 哀词[āi cí]
        见“哀辞”。
    23. 哀鸣[āi míng]
        悲哀地叫:大雁~。
    24. 哀郁[āi yù]
        忧郁。
    25. 哀心[āi xīn]
        悲伤的心情。
    26. 哀乐[āi lè]
        ①(-yuè)哀悼死者的音乐。②悲哀与快乐:喜怒哀乐|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27. 哀哉[āi zāi]
        1.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
    28. 哀壑[āi hè]
        凄凉冷落的深谷。
    29. 哀恨[āi hèn]
        悲痛憾恨。
    30. 哀石[āi shí]
        指墓志铭。
    31. 哀丽[āi lì]
        悲恻绮丽。
    32. 哀厚[āi hòu]
        犹厚爱。
    33. 哀怆[āi chuàng]
        哀伤;悲伤:哀怆的心情|满怀哀怆。
    34. 哀吟[āi yín]
        悲哀的吟咏。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35. 哀迷[āi mí]
        悲伤迷惘。
    36. 哀咽[āi yān]
        1.悲伤哽咽。 2.形容声音悲凉而滞涩。
    37. 哀酸[āi suān]
        1.哀痛心酸。 2.指悲酸的情思。
    38. 哀时[āi shí]
        谓伤悼时势。
    39. 哀痛[āi tòng]
        哀伤;悲痛。
    40. 哀怛[āi dá]
        悲伤,悲苦。
    41. 哀叹[āi tàn]
        1.呜咽地悲叹;出声地悲泣;哀泣。2.悲哀地叹息。
    42. 哀郢[āi yǐng]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郢为楚国首都。此篇一般认为系作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之后,篇中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表达了强烈的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43. 哀丝[āi sī]
        指哀婉的弦乐声。
    44. 哀狖[āi yòu]
        哀猿。指凄清的猿啼声。亦指悲啼之猿。
    45. 哀杖[āi zhàng]
        丧礼中,孝子因哀痛不能自持,故必扶杖,其杖称“哀杖”。
    46. 哀些[āi xiē]
        楚地旧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辞句末加“些”字,后因称哀吊的歌辞为哀些。
    47. 哀慕[āi mù]
        谓因父母﹑君上之死而哀伤思慕。
    48. 哀恕[āi shù]
        同情宽恕。
    49. 哀焭[āi qióng]
        见“哀茕”。
    50. 哀启[āi qǐ]
        附于讣告之后的简述死者生平和病终情况的书启。也有单独成文发送亲友的。 放在讣告后的信函,用于追述死者生平事迹
    51. 哀恋[āi liàn]
        哀伤眷恋。
    52. 哀惸[āi qióng]
        同“哀茕”。
    53. 哀臞[āi qú]
        1.亦作“哀癯”。 2.犹哀毁。
    54. 哀思[āi sī]
        悲哀的思念:不尽的哀思|歌声寄托着哀思。
    55. 哀诏[āi zhào]
        帝王崩后,嗣君布告国中的诏书。
    56. 哀愁[āi chóu]
        指悲哀忧愁的感情。 哀伤愁苦
    57. 哀策[āi cè]
        1.亦作“哀册”。 2.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58. 哀籥[āi yuè]
        指悲伤的乐声。籥,古管乐器。
    59. 哀鸿[āi hóng]
        悲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遍野|流离百室,哀鸿满路。
    60. 哀叩[āi kòu]
        比喻苦苦推敲。
    61. 哀怨[āi yuàn]
        悲伤怨恨:哀怨之情|满怀哀怨|琴声哀怨。
    62. 哀容[āi róng]
        1.致哀之声从容。一说致哀时稍为容饰。 2.悲伤的容色。
    63. 哀丐[āi gài]
        哀求。苦苦请求。
    64. 哀吊[āi diào]
        ①哀悼;追悼:哀吊烈士的英灵。②怜恤抚慰:孤鸿的阵阵哀鸣,仿佛在哀吊自己的飘泊无依。
    65. 哀家梨[āi jiā lí]
        也作“哀梨”。相传汉代秣陵人哀仲所种之梨果大而味美,当时人称为“哀家梨”。后常用以比喻流畅俊爽的文辞:读君之文,如食哀家梨|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
    66. 哀响[āi xiǎng]
        悲凉的乐声。
    67. 哀艳[āi yàn]
        形容文辞凄恻而绮丽:这篇文章写得哀艳动人。
    68. 哀娱[āi yú]
        犹哀乐。悲伤与欢乐。
    69. 哀慤[āi què]
        悲伤而诚恳。《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源》:“源 顿首受詔,谓使者:‘伏疾年耄,不堪趋拜。’即附表谢,辞吐哀慤,一无受。”
    70. 哀玉[āi yù]
        1.指如玉声凄清的音响。 2.比喻诗文的清妙。
    71. 哀悼[āi dào]
        1.悲痛地追念。 2.指悲痛追念的感情。 悲痛地悼念哀悼死者哀悼受害者
    72. 哀乌[āi wū]
        1.众星相聚貌。一说星名。 2.指失偶之乌。 3.唐诸部郎官的别称。参见“哀乌郎”。
    73. 哀子[āi zǐ]
        古称居父母之丧者为哀子。后则专指居母丧者。
    74. 哀临[āi lín]
        帝后死,集众举哀,谓之哀临。后亦泛指到场为死者举哀。
    75. 哀飒[āi sà]
        谓凄凉肃杀。
    76. 哀叫[āi jiào]
        1.悲惨地呼号。 2.指惨叫声。
    77. 哀号[āi háo]
        1.因悲伤而呼号痛哭。 2.指兽类悲啼。 因哀痛而放声哭号
    78. 哀念[āi niàn]
        1.悲伤的意念。 2.犹怜悯。
    79. 哀泣[āi qì]
        悲伤地哭泣。
    80. 哀惜[āi xī]
        犹哀怜。
    81. 哀楚[āi chǔ]
        悲伤凄楚。
    82. 哀匏[āi páo]
        悲凉的乐器声。匏,八音之一。
    83. 哀宥[āi yòu]
        怜悯宽容。
    84. 哀丘[āi qiū]
        唐元结《哀丘表》载,其任山南西道节度参谋时,收战死者之尸骨,葬于泌南,名为“哀丘”。
    85. 哀痛诏[āi tòng zhào]
        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
    86. 哀弦[āi xián]
        悲凉的弦乐声:哀弦绕白雪,未与俗人操。
    87. 哀赞[āi zàn]
        文体中哀辞的一种。用以哀悼死者而赞其功德。
    88. 哀隐[āi yǐn]
        犹恻隐。
    89. 哀听[āi tīng]
        犹哀音。动人听闻的声音。
    90. 哀疚[āi jiù]
        悲痛。多指居丧。
    91. 哀请[āi qǐng]
        哀告,哀求。
    92. 哀怜[āi lián]
        1.怜惜;同情。 2.请求怜悯。 对他人的不幸给予同情怜悯他们眼睛里流露出哀怜。——《二六七号牢房》
    93. 哀曼[āi màn]
        哀怨而悠长。亦指哀怨而悠长之声。
    94. 哀哇[āi wā]
        指哀怨靡曼之音。
    95. 哀钥[āi yuè]
        指悲伤的乐声。钥,古管乐器。
    96. 哀识[āi shí]
        爱重赏识。
    97. 哀顿[āi dùn]
        1.犹困苦。 2.悲伤。 3.谓风格沉郁顿挫。
    98. 哀哀[āi āi]
        悲伤不已貌。
    99. 哀挽[āi wǎn]
        哀悼:哀挽逝者。
    100. 哀苦[āi kǔ]
        悲哀痛苦。
    101. 哀恸[āi tòng]
        极其悲痛。也指因哀伤而痛哭:血涕并流,状若哀恸|哀恸之声震天地。
    102. 哀荣[āi róng]
        死后的荣誉。指殡殓、哀悼等的隆重:哀荣之极|死后备极哀荣。
    103. 哀兵[āi bīng]
      1. 哀梨[āi lí]
          见“哀家梨”。
      2. 哀雅[āi yǎ]
          佛教语。谓声音哀切雅正。
      3. 哀愍[āi mǐn]
          悲悯;哀怜:慈悲哀愍|其情甚可哀愍。
      4. 哀哽[āi gěng]
          悲哀哽咽。

      哀[āi]字的成语

      • 哀死事生[āi sǐ shì shēng]
          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 独弦哀歌[dú xián āi gē]
          独自弹着弦子,唱着悲哀的歌调。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以示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借此沽名钓誉。
      •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喜怒哀乐[xǐ nù āi lè]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 哀矜惩创[āi jīn chéng chuàng]
          哀、矜:怜悯;创:惩罚。爱怜而又责罚。
      • 喜怒哀惧[xǐ nù āi jù]
          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 哀兵必胜[āi bīng bì shèng]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
      • 告哀乞怜[gào āi qǐ lián]
          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 衔哀致诚[xián āi zhì chéng]
          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 哀感顽艳[āi gǎn wán yàn]
          顽:愚顽。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哀乐相生[āi lè xiāng shēng]
          悲哀与欢乐可以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 感旧之哀[gǎn jiù zhī āi]
          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
      • 哀鸿满路[āi hóng mǎn lù]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哀哀父母[āi āi fù mǔ]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如食哀梨[rú shí āi lí]
          哀梨:传说哀仲家的梨,味道很好。好像吃到哀梨一样。比喻言辞、文章浏爽利。
      • 忧国哀民[yōu guó āi mín]
          担心国事,为百姓的安危担心。
      • 哀丝豪肉[āi sī háo ròu]
          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弦乐;肉:指喉咙,歌喉。悲切的弦乐,洪亮的歌喉。
      • 哀穷悼屈[āi qióng dào qū]
          哀:怜恤;穷:境遇不好,指不得志;悼:伤心;屈:冤屈。对身处逆境的人,表示怜恤和伤感。
      •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哀声叹气[āi shēng tàn qì]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哀鸿遍地[āi hóng biàn dì]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於乎哀哉[wū hū āi zāi]
          於乎:文言叹词;哉:语助词。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哀思如潮[āi sī rú cháo]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节哀顺变[jié āi shùn biàn]
          节:节制;变:事变。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豪管哀弦[háo guǎn āi xián]
          指管弦乐。
      • 乐极哀生[lè jí āi shēng]
          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
      • 哀喜交并[āi xǐ jiāo bìng]
          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 哀感中年[āi gǎn zhōng nián]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 哀戚之情[āi qī zhī qíng]
          戚:悲哀。丧亲后的悲痛心情。
      • 哀梨蒸食[āi lí zhēng shí]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哀而不伤[āi ér bù shāng]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精神上烦恼或忧虑但不至于伤害身心
      • 哀丝豪竹[āi sī háo zhú]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生荣死哀[shēng róng sǐ āi]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 哀告宾服[āi gào bīn fú]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 罔极之哀[wǎng jí zhī āi]
          罔:无,没有;极:尽头;哀:悲哀。哀伤以了极点,没有更悲哀的了。指失去父母的悲哀。
      •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用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
      • 哀矜勿喜[āi jīn wù xǐ]
          矜:怜悯。对落难者要同情而不要幸灾乐祸。
      • 哀感天地[āi gǎn tiān dì]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 存荣没哀[cún róng mò āi]
          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出处: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 乐尽哀生[lè jìn āi shēng]
          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 哀梨并剪[āi lí bìng jiǎn]
          并剪:并州产的锋利剪刀。比喻言语、文章流畅爽利。
      • 鸿雁哀鸣[hóng yàn āi míng]
          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 乞哀告怜[qǐ āi gào lián]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 哀乐中节[āi lè zhōng jié]
          中:合乎;节:适度。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抒发感情不过分。

      哀[āi]字在结尾的词语

      • 祥哀[xiáng āi]
          亲丧祥祭之哀。
      • 尽哀[jìn āi]
          竭尽哀思。
      • 叙哀[xù āi]
          抒发哀情。
      • 节哀[jié āi]
          〈书〉抑制哀痛,不使过分(多用于劝慰死者家属)。 节制悲哀,使不过分哀伤务望节哀
      • 凄哀[qī āi]
          凄切悲哀。 凄凉而哀伤的凄哀的梦
      • 遣哀[qiǎn āi]
          犹言抒发哀思。
      • 怨哀哀[yuàn āi āi]
          亦作“怨怨哀哀”。哀怨貌。
      • 七哀[qī āi]
          1.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起于汉末。汉王粲﹑三国魏曹植﹑晋张载皆有《七哀诗》,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感情的五言诗。 2.泛指多种哀伤。
      • 发哀[fā āi]
          举行哀悼仪式。
      • 忧哀[yōu āi]
          忧愁哀伤。
      • 志哀[zhì āi]
          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表示哀悼下半旗志哀
      • 顾哀[gù āi]
          顾念哀怜。
      • 默哀[mò āi]
          低头肃立,以表示沉痛的悼念:站在墓前默哀|朝着他牺牲的远方,默哀致敬。
      • 鸣哀[míng āi]
          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 佞哀[nìng āi]
          为了迎合取媚,故意做作的哀痛。
      • 惊哀[jīng āi]
          惊恐悲哀。
      • 致哀[zhì āi]
          1.尽其哀痛之情。 2.指过分悲哀。 3.表示哀悼。 致以哀伤的悼念前往死者家中致哀
      • 吞哀[tūn āi]
          隐忍悲伤。
      • 赴哀[fù āi]
          奔丧。
      • 遂哀[suì āi]
          谓哀而不止。
      • 余哀[yú āi]
          不尽的悲哀。
      • 悲哀[bēi āi]
          伤心:感到悲哀ㄧ显出十分悲哀的样子。
      • 垂哀[chuí āi]
          赐予哀怜。
      • 成哀[chéng āi]
          汉成帝与汉哀帝的并称。
      • 敍哀[xù āi]
          抒发哀情。唐 韩愈《祭马仆射文》:“奠以敍哀,其何能致!”
      • 矜哀[jīn āi]
          哀怜。
      • 割哀[gē āi]
          节哀,抑制哀伤。
      • 居哀[jū āi]
          居丧。
      • 沈哀[shěn āi]
          1.亦作“沉哀”。 2.深沉的悲哀。
      • 黄雀哀[huáng què āi]
          《战国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已!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后以“黄雀哀”指追求逸乐而不知祸之将至。
      • 修哀[xiū āi]
          哀而不止。
      • 酸哀[suān āi]
          1.悲哀,痛苦。 2.谓酸痛无力。
      • 极哀[jí āi]
          极其悲哀;最大的悲哀。
      • 牛哀[niú āi]
          指公牛哀。鲁国人,一说韩国人。传说他病了七日变虎,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见《淮南子.俶真训》。
      • 愍哀[mǐn āi]
          哀怜。
      • 奔哀[bēn āi]
          犹奔丧。
      • 举哀[jǔ āi]
          丧礼用语,指高声号哭。
      • 遗哀[yí āi]
          犹馀哀。
      • 祁哀[qí āi]
          犹大哀。
      • 悯哀[mǐn āi]
          哀伤。
      • 见哀[jiàn āi]
          受到爱怜。哀,通“爱”。
      • 穆哀[mù āi]
          指东晋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
      • 怜哀[lián āi]
          哀怜。
      • 杀哀[shā āi]
          古代十二荒政之一。谓凶荒之年减少丧葬礼数﹐以省费用。

      哀[āi]字在中间的词语

      • 孤哀子[gū āi zǐ]
          旧时儿子死了父亲称孤子,死了母亲称哀子,父母都死了称孤哀子(多用于讣闻)。
      • 苦苦哀求[kǔ kǔ āi qiú]
          用低沉而悲哀的声音一再恳求。如:敲门,苦苦哀求允许…进来。
      • 苦竹哀丝[kǔ zhú āi sī]
          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
      • 牧羊哀话[mù yáng āi huà]
          短篇小说。郭沫若作。1919年发表。朝鲜李朝子爵闵崇华反对奸臣与日本签订“合邦条约”,其继室李氏却勾结仆人尹石虎欲谋杀子爵,不料却误杀石虎之子子英。闵女佩荑为子英情人,闻讯后哀恸欲绝。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篇具有爱国反帝意识的小说。
      • 呜嘑哀哉[wū hū āi zāi]
          见“呜呼哀哉”。
      • 耗矣哀哉[hào yǐ āi zāi]
          语本《汉书.董仲舒传》:“秦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秏矣哀哉!”颜师古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诛杀甚众﹐天下空虚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罚暗乱。音莫报反。”秏﹐同“耗”。后用以表示对政治﹑社会昏乱的悲愤。
      • 於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混乱的时代厌恶好的品行,不能分辨这些是非。
      • 于乎哀哉[yú hū āi zāi]
          感叹词。表示感伤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