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历组词

历相关字典

历[l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宝历[bǎo lì]
      指国祚;皇位。
  • 账历[zhàng lì]
      即账簿。
  • 跨历[kuà lì]
      谓经历过不同的朝代或时期。
  • 痰宫劈历[tán gōng pī lì]
      中药半夏的别名。
  • 玉历[yù lì]
      见“玉沥”。
  • 农历[nóng lì]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中国旧时通用的
  • 印历[yìn lì]
      1.“印纸历子”的省称。 2.泛指官府发的凭证。
  • 万历[wàn lì]
      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如:万历初。——清.张廷玉《明史》。
  • 校历[xiào lì]
      谓考定历法。
  • 圣历[shèng lì]
      1.谓帝王的历数,国运。2.借称皇帝。
  • 雕虫纪历[diāo chóng jì lì]
      诗集。卞之琳作。1979年出版。收诗六十八首,另附译诗十一首。诗作有的表现旧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下层人民生活;有的反映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生活;有的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形式、风格不一,体现了诗人几十年诗歌艺术上的探索历程。
  • 年历[nián lì]
      记载年月日的历本。 一种单张印刷品,按月印有一年内各月份的日期、星期、节气等这种年历销路不错
  • 簿历[bù lì]
      亦作“簿历”。1.履历和考绩记录。2.指来人登记册。
  • 乾象历[qián xiàng lì]
      我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东汉 末 刘洪 所制。自 三国 吴 黄武 二年颁行,采用至 吴 亡。参阅《晋书·律历志中》。
  • 关历[guān lì]
      1.经历。 2.犹浏览。
  • 阳历[yáng lì]
      全称“太阳历”。即“公历”。 太阳历。以回归年为基准的一种历法,一年的长度为365.24220日
  • 失留屑历[shī liú xiè lì]
      失留疎剌。
  • 统天历[tǒng tiān lì]
      历法名。宋宁宗庆元五年施行,杨忠辅创制。
  • 江历[jiāng lì]
      珠名。
  • 傍通历[bàng tōng lì]
      指民间使用的普通历书。
  • 延历[yán lì]
      犹延寿。
  • 适历[shì lì]
      1.谓分布稀疏均匀。 2.古地名。春秋时晋地。
  • 册历[cè lì]
      指日记本。 账本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 驭历[yù lì]
      指君主统治天下。
  • 病历[bìng lì]
      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每个病人一份。 医院等记录病人病史、诊断和处理方法的档案
  • 故历[gù lì]
      旧历法。
  • 授历[shòu lì]
      颁布历法。
  • 律历[lǜ lì]
      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 私历[sī lì]
      个人的履历。
  • 阴阳历[yīn yáng lì]
      历法的一种。兼备阳历与阴历的特点,故名。主要特征是按月相盈亏变化周期定月,按寒暑节气的周期调节历年的长度。月的平均值约等于朔望月,年的平均值近于回归年。
  • 亲历[qīn lì]
      亲身经过。 亲身经历
  • 柏历[bǎi lì]
      古时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横一木如门,叫重。横木下悬鬲,即“历”,中盛谓为死者神所凭依,葬后始改用木主。魏晋以来又有凶门柏历置于门外以表丧,略似后世的丧事牌楼。
  • 沿历[yán lì]
      经历。
  • 平历[píng lì]
      谓推算历法;定历。
  • 没来历[méi lái lì]
      犹言没来由。
  • 西历[xī lì]
      我国对国际公历的旧称。又叫“阳历”,以别于夏历之称“阴历”。 即公历,也称阳历,是国际通用历法
  • 七历[qī lì]
      指古代《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三统历》七种历法。
  • 夏历[xià lì]
      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仍沿用这一传统历法。见“农历”
  • 紫历[zǐ lì]
      历数。指国运。
  • 挂历[guà lì]
      挂在墙上用的月历。 挂在墙上用的月历或年历
  • 景初历[jǐng chū lì]
      历法名。三国魏杨伟造,以景初改元施行,故名。其后自晋至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北魏自天兴元年至正元元年,皆沿用此历。已亡失。参阅《晋书.律历志下》﹑《宋书.历志上》。
  • 赤历[chì lì]
      宋至清初,上级财政机关稽核各州县官府钱粮的册籍。
  • 皂历[zào lì]
      见“皂枥”。
  • 涉历[shè lì]
      ①历经:涉历三载|涉历五代。②广泛大略地阅读:涉历文史|涉历众书。
  • 时历[shí lì]
      当时通用的历书。
  • 干历[gān lì]
      骚扰。
  • 万年历[wàn nián lì]
      包括若干年或适用于若干年的历书。 适用于很多年的历书
  • 小历[xiǎo lì]
      始于唐末的一种民间历法。
  • 简历[jiǎn lì]
      简要的履历。 简要的个人履历
  • 火历[huǒ lì]
      亦作“火厤”。古指以火德为象征的王朝历数。
  • 华历[huá lì]
      指我国的农历。
  • 犯历[fàn lì]
      1.犹违反。 2.犹行遍。
  • 余历[yú lì]
      谓历书上馀下的日期。
  • 国历[guó lì]
      1.国运。 2.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
  • 探历[tàn lì]
      探赏涉历。
  • 文历[wén lì]
      帐册之类。
  • 周历[zhōu lì]
      遍历;遍游。
  • 钦钦历历[qīn qīn lì lì]
      恐惧貌。
  • 佛历[fó lì]
      历法的一种。以释迦牟尼死后一年为纪元元年。
  • 新历[xīn lì]
      1.新订的历法。 2.新年历书。 3.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 公历[gōng lì]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Gregorian
  • 过历[guò lì]
      谓超过预计的享国年数。语本《汉书.诸侯王表》:“周过其历,秦不及期,国势然也。”
  • 遐历[xiá lì]
      犹游历。
  • 丁历[dīng lì]
      葶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 徧历[biàn lì]
      周游。
  • 巡历[xún lì]
      1.巡行视察。 2.依次经历。
  • 游历[yóu lì]
      游览;漫游。
  • 羃历[mì lì]
      见“羃?”。
  • 碛历[qì lì]
      见“碛砾”。
  • 废历[fèi lì]
      指阴历(亦称夏历)。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通令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后国民党政府又再三下令废除之,故名。
  • 一历历[yī lì lì]
      方言。逐渐。
  • 太初历[tài chū lì]
      汉历法名。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落下闳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 幎历[mì lì]
      模糊,迷离。
  • 遭历[zāo lì]
      1.遭逢;遭受。 2.指亲身经历过或遭受过的事。
  • 洋历[yáng lì]
      阳历。国际通用的公历。
  • 大历[dà lì]
      1.大约之数。 2.官修的历法。
  • 昌历[chāng lì]
      亦作“昌历”。昌盛的年代。
  • 履历[lǚ lì]
      指个人经历,主要记述学历、资格、职位等。也指履历表、履历记录:履历简单|交份履历来。
  • 府经历[fǔ jīng lì]
      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又称府经厅。
  • 亭历[tíng lì]
      即葶苈。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 又写作“葶苈”,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药黄连苦杕亭历。——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祥历[xiáng lì]
      祥瑞的历象。
  • 大统历[dà tǒng lì]
      历法名。明初刘基进《大统历》。洪武十七年设观象台于南京鸡鸣山﹐令博士元统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元代《授时》法数﹐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明朝一直沿用《大统历》。见《明史.历志一》。
  • 鸟历[niǎo lì]
      1.古代司春之官。 2.历书。
  • 瑶历[yáo lì]
      玉历。历书的美称。历,通“历”。
  • 蓂历[mì lì]
      日历。因蓂荚的更换而知月日,故名。
  • 格列历[gé liè lì]
      即“公历”。
  • 遍历[biàn lì]
      普遍游历。
  • 临历[lín lì]
      亲历。
  • 谙历[ān lì]
      熟习﹐有经验。
  • 劫历[jié lì]
      犹劫运,劫数。
  • 黑历[hēi lì]
      黑色的瘰疬。
  • 推历[tuī lì]
      推算时历。
  • 回历[huí lì]
      伊斯兰教历。
  • 的历[dì lì]
      光亮﹑鲜明貌。
  • 颛帝历[zhuān dì lì]
      即颛顼历。
  • 略历[lüè lì]
      犹简历。
  • 害肚历[hài dù lì]
      宋 制,馆阁官员每夜轮一人值宿,如因故不能值宿,则于名下写上“肠肚不安”,故馆阁宿历(值宿登记本)相传谓“害肚历”。
  • 明天历[míng tiān lì]
      历法名。宋治平二年周琮等所造的新历。琮撰有《义略》冠于历首,说明治历源流,并评论古历的得失。因测算不甚精密,仅行三年即罢。参阅《宋史.律历志七﹑八》。
  • 调历[diào lì]
      古历法名。传说出于黄帝时容成之手。
  • 星历[xīng lì]
      1.天文历法。 2.星辰。 3.指代年岁。
  • 短历[duǎn lì]
      短寿;短命。
  • 懋历[mào lì]
      吉祥的历数。
  • 颛顼历[zhuān xū lì]
      历法名。我国古六历之一。“颛顼历”在周末已经制定,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以十月为岁首。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
  • 御历[yù lì]
      指皇帝登位,君临天下。
  • 天历[tiān lì]
      1.历法。2.犹天命。指帝位。3. 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 登历[dēng lì]
      登临游历。
  • 钦天历[qīn tiān lì]
      历名。五代王朴制。
  • 铨历[quán lì]
      指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
  • 转历[zhuǎn lì]
      辗转经过。
  • 便历[biàn lì]
      就算经历。如:但将血泪酬知己,便历生死又何妨。
  • 家历[jiā lì]
      皇朝的历数。
  • 观历[guān lì]
      察访。
  • 中历[zhōng lì]
      指中国的农历。
  • 槽历[cáo lì]
      见“槽枥”。
  • 鸿历[hóng lì]
      指改朝换代的气运历数。
  • 庆历[qìng lì]
      (1041——1048年)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1041——1048年)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庆历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庆历四年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 花历[huā lì]
      依各种花的开落以定岁时。如正月:兰蕙芳;二月:桃夭;三月:蔷薇蔓等。明程羽文撰有《花历》,其序云:“花有开落凉燠,不可无历,秘集月令,颇与时舛,予更辑之,以代絜壶之位,数白记红,谁谓山中无历日也。”
  • 太阴历[tài yīn lì]
      即阴历。历法的一种。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塑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历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和回归年无关。通常说的“阴历”指我国旧时通用的历法﹐即农历。 阴历。一种历法,其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 经历[jīng lì]
      ①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他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②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生活经历。
  • 官历[guān lì]
      1.官府颁行的历法。 2.指官府颁行的历书。
  • 凌历[líng lì]
      形容气势雄伟。
  • 奉元历[fèng yuán lì]
      1.历法名。宋熙宁七年卫朴造。 2.宋南渡后﹐其法已散失。清李锐据《元史.历志》﹐补算岁日朔日﹐可借以考见梗概。
  • 总历[zǒng lì]
      总簿册。
  • 迁历[qiān lì]
      旧指升官的资历。
  • 通历[tōng lì]
      总共经历。
  • 民历[mín lì]
      民用历书。
  • 正历[zhèng lì]
      改订历法。
  • 扬历[yáng lì]
      ①传扬其经历:优贤扬历,垂声千载。②指做官的经历:扬历斯久,声猷益光。
  • 齿历[chǐ lì]
      年龄。
  • 傣历[dǎi lì]
      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25875日,月长为29.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
  • 颁历[bān lì]
      颁布下年新历。
  • 纂历[zuǎn lì]
      即嗣位。继承君位。
  • 激历[jī lì]
      犹激厉。
  • 买物历[mǎi wù lì]
      即帐本。
  • 司历[sī lì]
      1.掌管历法之官。 2.掌管时历。
  • 大明历[dà míng lì]
      历法名。南朝宋祖冲之以为“古历疏舛﹑颇不精密”﹐乃于大明六年创制《大明甲子元历》﹐简称《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其特点﹐一是改进闰法﹐将旧历中规定的十九年七闰改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之更符合天象实际。二是在制历时考虑岁差﹐一百年差一度。此历当时为戴法兴所阻﹐未能实行﹐但以后诸历多从大明历所出。参阅《宋书.律历志下》﹑《南齐书.祖冲之传》。
  • 统元历[tǒng yuán lì]
      历法名。宋高宗绍兴六年颁行。
  • 阶历[jiē lì]
      犹经历。
  • 阅历[yuè lì]
      ①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他阅历过许多事情。②由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他的学问和阅历都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 台历[tái lì]
      摆在桌子上用的日历或月历。 放在桌几上的日历

历[lì]字的成语

  • 历练老成[lì liàn lǎo chéng]
      历练:长久从事而有经验;老成:阅历多。指阅历丰富,练达世事。
  • 扪参历井[mén shēn lì jǐng]
      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亦形容世路艰难。
  • 老成历练[lǎo chéng lì liàn]
      老成:阅历多;历练:长久从事而有经验。指阅历丰富,练达世事。
  • 历乱无章[lì luàn wú zhāng]
      历乱:凌乱。十分凌乱,没有一点章法。
  • 来历不明[lái lì bù míng]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指人或物的来路、历史或背景都不清楚 适新建县有 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 宋. 周密《癸辛杂识.郑仙姑》
  • 隔年皇历[gé nián huáng lì]
      皇历:原指清朝廷颁发的历书,后泛指历本。隔了一年的黄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今年以前的历书,比喻过时的道理、规则。也作“隔年黄历”
  • 历历在耳[lì lì zài ěr]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 历朝圣训[lì cháo shèng xùn]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先遣内侍持历代圣训授君,传上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交臂历指[jiāo bì lì zhǐ]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多历年所[duō lì nián suǒ]
      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
  • 历尽沧桑[lì jìn cāng sāng]
      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 久历风尘[jiǔ lì fēng chén]
      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 历落嵚崎[lì luò qīn qí]
      嵚崎:山岭高峻的样子,指人品格不凡;历落:形容仪态俊伟,指人的仪表品格特异。比喻人杰出不群,潇洒不凡。
  • 优贤扬历[yōu xián yáng lì]
      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 历日旷久[lì rì kuàng jiǔ]
      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 逾年历岁[yú nián lì suì]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 历阶而上[lì jiē ér shàng]
      历:依次。沿着台阶,依次登上。
  • 目所履历[mù suǒ lǚ lì]
      履历:经历。眼睛所看到的。
  • 历井扪天[lì jǐng mén tiān]
      井:星宿名。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 过都历块[guò dū lì kuài]
      越过都市,经过山阜。意指纵横驰骋,施展才能。
  • 在耳历历[zài ěr lì lì]
      形容往日听到的声音清清楚楚在耳边回响。
  • 历世磨钝[lì shì mó dùn]
      激励世人,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同“历世摩钝”。
  • 蓬头历齿[péng tóu lì chǐ]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 历历如绘[lì lì rú huì]
      形容描述清楚、生动,犹如绘画一般。
  • 历历可数[lì lì kě shǔ]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清清楚楚的数出来珠历历可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 历历落落[lì lì luò luò]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 历久弥坚[lì jiǔ mí jiān]
      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 历历在目[lì lì zài mù]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清楚地显示在眼前 历历在目,疑其类墟墓间事,不祥也。——宋. 洪迈《夷坚志》

历[l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历劫[lì jié]
      佛教语。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宇宙的成毁为“历劫”。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
  • 历底[lì dǐ]
      指盗贼的内应﹑内线。
  • 历史观[lì shǐ guān]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 历陵[lì líng]
      1.亦称“历阪”。 2.即历山。相传为舜所耕之处。
  • 历指[lì zhǐ]
      拶指。旧时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紧收。历,通“枥”。
  • 历位[lì wèi]
      1.逾越位次。 2.谓任职;在职。 3.指所任官职达到的地位或品阶。
  • 历历[lì lì]
      (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历历可数ㄧ历历在目。 一个个清晰分明历历可数历历在目
  • 历碌[lì lù]
      1.车轮声。 2.指车。
  • 历头[lì tóu]
      即手历。宋代的一种赋税凭证。
  • 历家[lì jiā]
      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 历变[lì biàn]
      犹演变。
  • 历物[lì wù]
      谓分别究析事物之理。
  • 历纪[lì jì]
      1.历数纲纪。 2.经历的世代。 3.经历一纪。极言历时之久。古历法以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
  • 历任[lì rèn]
      多次担任;先后担任:历任要职ㄧ参军后,历任排长、连长等职。
  • 历书[lì shū]
      按照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节气、纪念日等供查考的书。 见“历 4 ”
  • 历图[lì tú]
      记载岁时节候的图。俗称春牛图。
  • 历届[lì jiè]
      过去各届:历届毕业生ㄧ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历政[lì zhèng]
      犹历代。
  • 历尽[lì jìn]
      多次经历或遭受:历尽沧桑 ㄧ历尽磨难ㄧ历尽千辛万苦。
  • 历节[lì jié]
      历法上所推算的节气。
  • 历经[lì jīng]
      经历;多次经过:历经劫难ㄧ小庙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
  • 历正[lì zhèng]
      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 历练[lì liàn]
      ①经历世事;锻炼:孩子大了,要到外边历练历练。②阅历多而有经验:他历练老成,办事稳重。
  • 历聘[lì pìn]
      谓游历天下以求聘用。
  • 历宠[lì chǒng]
      屡受宠荣。
  • 历载[lì zǎi]
      1.经历多年。 2.经历的年代。
  • 历史剧[lì shǐ jù]
      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 历代[lì dài]
      ①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名画。②过去的许多世代:历代务农。③经历各个时期:这里的珍珠养殖业历代不衰。
  • 历史[lì shǐ]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历史ㄧ人类的历史。②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③过去事实的记载。④指历史学。
  • 历术[lì shù]
      犹历法。
  • 历服[lì fú]
      谓久远之业。指王位。
  • 历理[lì lǐ]
      历法的原理。
  • 历史语词[lì shǐ yǔ cí]
      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 历然[lì rán]
      清晰貌。
  • 历践[lì jiàn]
      过去多次践行。谓任职。
  • 历来[lì lái]
      从来;一向:历来如此ㄧ老校长历来重视思想教育ㄧ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
  • 历山[lì shān]
      古山名。相传舜耕历山。所在地点说法不一。
  • 历始[lì shǐ]
      犹历元。
  • 历序[lì xù]
      历法。
  • 历律[lì lǜ]
      历法。
  • 历史小说[lì shǐ xiǎo shuō]
      小说的一种。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有一定历史依据。
  • 历意[lì yì]
      在意,经意。
  • 历陈[lì chén]
      一条一条地陈述。
  • 历草[lì cǎo]
      1.亦称“历荚”。 2.即蓂荚。
  • 历朝[lì cháo]
      ①历代:历朝官制。②指同一朝代各个君主的统治时期:明代营建北京宫城,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以后历朝续建,到正统六年才全部完成。
  • 历听[lì tīng]
      遍听。
  • 历问[lì wèn]
      遍问。
  • 历险[lì xiǎn]
      经历危险:山中历险记。 经历危险山中历险记
  • 历事[lì shì]
      明代官吏实习制度。明初定制,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称“历事”。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年,始正式授官。清初因承明制。
  • 历稔[lì rěn]
      历年。
  • 历僻[lì pì]
      犹辟易。惊退。
  • 历涉[lì shè]
      度越。
  • 历块[lì kuài]
      1.《汉书.王褒传》:“过都越国,蹶如历块”。颜师古注:“如经历一块,言其疾之甚”。后以“历块”形容疾速。 2.引申指不羁之才。 3.指骏马。
  • 历阪[lì bǎn]
      见“历陵”。
  • 历辘[lì lù]
      象声词。
  • 历剌[lì là]
      稀疏貌。
  • 历人[lì rén]
      藏匿罪犯的人。《书.梓材》:“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孔传:“汝往之国又当详察奸宄之人及杀人贼﹐所过历之人﹐有所宽宥。”孔颖达疏:“详察其奸宄及杀人之人﹐二者所过历之人﹐原情不知﹐有所宽宥﹐以断狱务从宽故。”一说﹐谓俘虏人民。周秉钧易解:“历﹐谓俘虏……历人﹐谓俘虏人民。”
  • 历心[lì xīn]
      尽心,重视。
  • 历试[lì shì]
      屡试,多次考验或考察。
  • 历事文书[lì shì wén shū]
      官员的任职履历。
  • 历访[lì fǎng]
      逐一访问,遍访。
  • 历筭[lì suàn]
      推算岁时节候的学问。
  • 历官[lì guān]
      先后连任官职。
  • 历久[lì jiǔ]
      经过很长的时间:历久不衰。 经历很长的时期历久不衰
  • 历时[lì shí]
      (事情)经过时日:这一战役,历时六十五天。
  • 历荚[lì jiá]
      见“历草”。
  • 历尾[lì wěi]
      历书的末尾。指除夕。
  • 历数[lì shù]
      一个一个地举出来:历数敌人的罪行 ㄧ当面历数对方违反协定的事实。
  • 历日[lì rì]
      日历,历书。
  • 历程[lì chéng]
      经历的过程:光辉的历程。
  • 历岁[lì suì]
      经过一年;超过一年。
  • 历远[lì yuǎn]
      1.远行。 2.经历久长。
  • 历国[lì guó]
      游历各国。
  • 历法[lì fǎ]
      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类。具体的历法还包括纪年的方法。

历[l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大历体[dà lì tǐ]
      指唐代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
  • 履历表[lǚ lì biǎo]
      记载个人社会经历的表格。
  • 日历表[rì lì biǎo]
      显示周历和日历以及时、分、秒的手表,有时还显示其他形象——亦称“双历表”。 显示周历和日历以及时、分、秒的手表,有时还显示其他形象——亦称“双历表”
  • 议历所[yì lì suǒ]
      宋代掌管天文历象的官署名。元代称司天监﹐明清称钦天监。
  • 履历片[lǚ lì piàn]
      填写个人经历的卡片。 填写个人经历的卡片
  • 的历都卢[de lì dōu lú]
      方言。形容眼睛看物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