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农相关字典
农[nó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农期[nóng qī]
农时。
- 农桑[nóng sāng]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
- 农作[nóng zuò]
耕作;农事。 农业劳动
- 农舍[nóng shè]
指农民的房舍。 农民住的房子
- 农收[nóng shōu]
1.农作物的收获。 2.谓农事终了。
- 农畯[nóng jùn]
农夫。
- 农黄[nóng huáng]
神农和黄帝的并称。
- 农官[nóng guān]
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 农謡[nóng yáo]
农歌。
- 农夫[nóng fū]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旧时称呼干农活的男子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 农籍[nóng jí]
农业户籍。
- 农器[nóng qì]
农用器具。
- 农芸[nóng yún]
耘田。芸,除草。
- 农鳸[nóng hù]
见“农扈”。
- 农事[nóng shì]
1.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2.指村庄。 农业生产的各项活动
- 农子[nóng zǐ]
农家子。
- 农田水利[nóng tián shuǐ lì]
为发展农业而修建的灌溉、排水等工程。 为发展农业而修建的灌溉、排水等工程
- 农时[nóng shí]
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
- 农隐[nóng yǐn]
谓务农隐居。
- 农户[nóng hù]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 务农的人家
- 农者[nóng zhě]
犹农人。
- 农业品[nóng yè pǐn]
农产品。
- 农士[nóng shì]
指务农的人。
- 农郊[nóng jiāo]
1.指郊外。 2.指农田。
- 农忙[nóng máng]
1.指农事繁忙的时节。 2.指农事繁忙。 指农事繁忙农忙季节
- 农大夫[nóng dài fū]
农官。
- 农丈人[nóng zhàng rén]
星名。
- 农产物[nóng chǎn wù]
农作物。
- 农帝[nóng dì]
神农氏的别称。
- 农居[nóng jū]
农舍。
- 农节[nóng jié]
农作时节。
- 农药[nóng yào]
农业上用来杀虫﹑杀菌﹑除草﹑毒杀害鸟害兽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药物的统称。 为保障促进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除草等药物的统称
- 农妇[nóng fù]
农家妇女。 女农民的旧称
- 农务[nóng wù]
农事。
- 农村[nóng cūn]
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在农村散步
- 农社[nóng shè]
古代农村中的互助组织。
- 农经[nóng jīng]
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 农谚[nóng yàn]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即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 农中[nóng zhōng]
农业中学的简称。
- 农牧业[nóng mù yè]
指农业和畜牧业。
- 农膜[nóng mó]
农用塑料薄膜的简称。
- 农行[nóng háng]
农业银行的简称。
- 农晨[nóng chén]
农作时节。
- 农岁[nóng suì]
年成,收成。
- 农圃[nóng pǔ]
1.农田园圃。 2.指农家。 3.耕稼,农耕。
- 农业国[nóng yè guó]
指工业不发达﹑国民经济收入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部分的国家。
- 农役[nóng yì]
犹农作。
- 农桐间作[nóng tóng jiàn zuò]
在同一块田地上,农作物和桐树有间隔地同时栽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 在同一块田地上,农作物和桐树有间隔地同时栽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
- 农里[nóng lǐ]
乡里;邻里。
- 农力[nóng lì]
1.犹努力。 2.农耕的劳力。
- 农殖[nóng zhí]
1.亦作“农植”。 2.劝民种植。后泛指种植。
- 农贸市场[nóng mào shì chǎng]
指买卖农副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 农村中临时或定期买卖农副业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我到农贸市场去赶集
- 农民[nóng mín]
指务农的人。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 农机[nóng jī]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
- 农田[nóng tián]
1.耕种的田地。 2.指管理农田的职事。
- 农转非[nóng zhuǎn fēi]
谓把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指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家属户口在农村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农转非”
- 农工[nóng gōng]
1.农业与手工业。 2.务农的人和做工的人。 3.专指务农劳作的人。 4.农功,农事。
- 农穑[nóng sè]
耕种收获。泛指农业生产。
- 农桒[nóng sāng]
见“农桑”。
- 农运[nóng yùn]
农民运动的简称。
- 农校[nóng xiào]
农业专科学校的简称。
- 农奴制[nóng nú zhì]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
- 农艺[nóng yì]
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 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如通过销售)的科学技艺
- 农畴[nóng chóu]
犹农田。
- 农禾[nóng hé]
农作物,庄稼。
- 农泽[nóng zé]
即桃林,因其在弘农县,故称。
- 农闲[nóng xián]
1.谓在农村闲居。 2.指冬季农事较少的时节。 指农事较少的日子
- 农民协会[nóng mín xié huì]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 农耜[nóng sì]
农具。
- 农历[nóng lì]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中国旧时通用的
- 农业税[nóng yè shuì]
谓国家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或个人所征收的税。
- 农具[nóng jù]
从事农业生产时所使用的器具。 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
- 农民起义[nóng mín qǐ yì]
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 农甿[nóng méng]
1.亦作“农氓”。 2.农民。
- 农话[nóng huà]
犹农谈。
- 农技[nóng jì]
指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
- 农情[nóng qíng]
1.犹农事。 2.农业生产的情况。
- 农野[nóng yě]
1.村野;田野。 2.借指从事农耕。
- 农作物[nóng zuò wù]
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能大批长成或大面积收获,供盈利或口粮用的植物(例如谷物、蔬菜、棉花、亚麻等)
- 农吏[nóng lì]
农政小吏。
- 农本[nóng běn]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洪诚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
- 农垦[nóng kěn]
农业垦殖。 开垦荒地,以便进行农业生产农垦区
- 农穰[nóng ráng]
谓农作物丰收。
- 农琐[nóng suǒ]
农政小吏。
- 农畜[nóng chù]
农业和畜牧业。
- 农庄[nóng zhuāng]
1.旧指地主的庄园。 2.指村庄。 农场建筑及其附近作业区;泛指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农场
- 农功[nóng gōng]
农事。
- 农畮[nóng mǔ]
见“农亩”。
- 农商[nóng shāng]
农业和商业。
- 农土[nóng tǔ]
1.神州的别名。 2.蒙古语译音。牧地;地域;经界。
- 农友[nóng yǒu]
我国民主革命初期对贫苦农民的称呼。 农民的别称,含友好敬重之意
- 农会[nóng huì]
农民协会的简称。 农民协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
- 农家子[nóng jiā zǐ]
1.农家子弟。 2.犹农人。
- 农业[nóng yè]
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 农畔[nóng pàn]
田界。借指田间。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农[nó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蚕农[cán nóng]
蚕事和农事。 以养蚕为业的人
- 盛农[shèng nóng]
谓农事繁忙。
- 鸭农[yā nóng]
以饲养鸭子为业或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农民。 以饲养鸭子为业或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农民
- 饬农[chì nóng]
谓致力于农业。
- 还农[hái nóng]
谓士兵复员务农。
- 屯农[tún nóng]
犹屯田。
- 诗农[shī nóng]
指隐居务农的诗人。
- 黧农[lí nóng]
面黑的农民。
- 违农[wéi nóng]
违背农时。
- 明农[míng nóng]
尽力务农;劝勉农业。明,通“勉”。
- 村农[cūn nóng]
农夫。
- 郑司农[zhèng sī nóng]
指汉经学家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
- 中农[zhōng nóng]
1.古指生产能力属于中等的农民。 2.经济地位在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多数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产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人,也不出卖劳动力。特指介于上中农和下中农之间的农民。 经济地位在富农和贫民之间的农民。多数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产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 庄农[zhuāng nóng]
农夫;农民。
- 泽农[zé nóng]
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
- 下农[xià nóng]
1.亦称“下农夫”。 2.指种植条件较差而收获少的农民。
- 蕉农[jiāo nóng]
以种植香蕉为主的农民。 以种植香蕉为生的农民
- 雇农[gù nóng]
农村中的长工、月工、零工等。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旧社会农村中的长工、月工、零工等。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
- 山农[shān nóng]
山野农夫。
- 济农[jì nóng]
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明代蒙古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脱脱不花被立为岱总汗后,以其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辅政。至清代,凡任伊克昭盟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蒙古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
- 训农[xùn nóng]
谓教民务农。
- 金农[jīn nóng]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寿门,号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1736年被举博学鸿词,未与试。其书法运笔扁方,竖轻横重,自称“漆书”。学画较晚,风格古拙淳厚。为“扬州八怪”之一。善诗。著有《冬心先生集》。
- 下中农[xià zhōng nóng]
占有较少生产资料,需要出卖少量劳动力,生活水平较低下的中农。 占有较少生产资料,需要出卖少量劳动力,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中农
- 小农[xiǎo nóng]
指个体农民。如:小农经济。 指个体农民小农经济
- 石户农[shí hù nóng]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返也。”后因以指称高士。
- 烟农[yān nóng]
以种植烟草为主的农民。 专门种植烟草者,以种植烟草为主的农民
- 羲农[xī nóng]
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 大农[dà nóng]
即大司农。
- 归农[guī nóng]
1.回乡务农。 2.明制,凡生员岁考列末等者,除去学籍,黜为民,叫“归农”。
- 春农[chūn nóng]
1.指春耕时节。 2.春日的农事。
- 炎农[yán nóng]
炎帝神农氏的省称。
- 重农[zhòng nóng]
重视农业。中国历史上以农业为国家根本大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 甸农[diàn nóng]
京师近郊的农民。
- 务农[wù nóng]
从事农业生产。 从事农业劳动 下乡务农
- 牺农[xī nóng]
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 附农[fù nóng]
从事农业生产﹐归田。
- 贫下中农[pín xià zhōng nóng]
贫农和下中农的并称。
- 半自耕农[bàn zì gēng nóng]
指耕种少量土地另需租种部分土地或出卖部分劳动力的农民。
- 劭农[shào nóng]
劝农。鼓励农业生产。
- 旅农[lǚ nóng]
众农。指田农﹑山农﹑泽农等。
- 老农[lǎo nóng]
①年老而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向老农学习种植技术。②泛指农民:老农卖的菜价廉物美。
- 药农[yào nóng]
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 靠采集,种植药材为生的人
- 上中农[shàng zhōng nóng]
占有较多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但有轻微剥削行为,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中等农户。也叫富裕中农。
- 软骨农[ruǎn gǔ nóng]
绵软,不硬实。
- 粮农[liáng nóng]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民。
- 乡农[xiāng nóng]
乡下农民。
- 司农[sī nóng]
1.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2.官名。汉始置,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汉建安改为大农,由魏至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清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清光绪年间,常熟人翁同龢为户部尚书,世有以“司农常熟世间荒”讥之者。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 砚农[yàn nóng]
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 先农[xiān nóng]
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或谓神农,或谓后稷。
- 劝农[quàn nóng]
1.鼓励农耕。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 花农[huā nóng]
以种植花木为业的农民。 种花的农民
- 支农[zhī nóng]
支援农业。
- 劳农[láo nóng]
1.指工人和农民。 2.单指农民。
农[nó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有机农业[yǒu jī nóng yè]
一种农业生产体系,施用有机肥料,不使用化肥和植物激素,采用生物技术防治作物病虫害,不洒农药,用洁净水灌溉。利于保护土壤资源,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大神农架[dà shén nóng jià]
在湖北省西部神农架林区。大巴山东段主峰,最高点神农顶,海拔3105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原始森林茂密,产有熊猫、白熊、白獐、金丝猴、银杏、珙桐等珍贵动植物。有千家坪、小当阳、猴子石、燕子垭、箭竹林等胜迹。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 弃农经商[qì nóng jīng shāng]
放弃农业,经营商业。
- 观光农业[guān guāng nóng yè]
旅游农业。
- 加农炮[jiā nóng pào]
炮身长、初速大、弹道低伸的火炮,多用于直接瞄准射击,以及射击远距离的目标。[加农,英cannon] 一种炮身长、弹道低伸、炮弹初速大的火炮
- 重农轻末[zhòng nóng qīng mò]
犹重本抑末。
- 劝农使[quàn nóng shǐ]
官名。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 下农夫[xià nóng fū]
见“下农”。
- 黄农虞夏[huáng nóng yú xià]
黄帝﹑神农﹑虞舜﹑夏禹的合称。
- 工农联盟[gōng nóng lián méng]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在我国,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
- 小农经济[xiǎo nóng jīng jì]
农民的个体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力低,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 农民的个体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力低,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
- 先农坛[xiān nóng tán]
相传周代有籍田,并祀先农,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均建先农坛以祭祀之。
- 重农轻商[zhòng nóng qīng shāng]
犹重本抑末。
- 贵农贱商[guì nóng jiàn shāng]
犹言重农轻商。
- 劳改农场[láo gǎi nóng chǎng]
关押轻罪犯强迫劳动的农场。 关押轻罪犯强迫劳动的农场
- 旅游农业[lǚ yóu nóng yè]
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也叫观光农业。
- 神农社[shén nóng shè]
祭祀神农帝的处所。
- 生态农业[shēng tài nóng yè]
按照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农业,是一种新型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 上农夫[shàng nóng fū]
见“上农”。
农[nóng]字的成语
- 司农仰屋[sī nóng yǎng wū]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不误农时[bù wù nóng shí]
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务农息民[wù nóng xī mín]
甸:勉力从事。努力发展家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 谷贱伤农[gǔ jiàn shāng nóng]
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粮价过低伤害了农民的利益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 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新五代史.冯道传》
- 不违农时[bù wéi nóng shí]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 士农工商[shì nóng gōng shāng]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 寓兵于农[yù bīng yú nóng]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