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兰组词

兰相关字典

兰[lán]字在中间的词语

  • 佛兰西[fó lán xī]
      法兰西的旧译。
  • 木兰舟[mù lán zhōu]
      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 金兰契[jīn lán qì]
      至交﹔深厚的友谊。
  • 香兰素[xiāng lán sù]
      即香草醛。详该条。
  • 椒兰院[jiāo lán yuàn]
      后妃居住的宫院。
  • 不兰奚[bù lán xī]
      蒙语音译词。亦译作“孛兰奚”﹑“阑遗”﹑“拦遗”。元代规定奴隶背主逃亡,由官府拘收,称“不兰奚”。如主人认领,仍交归原主。
  • 可兰经[kě lán jīng]
      古兰经。
  • 金兰友[jīn lán yǒu]
      谓情意相投的朋友。语出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
  • 马兰头[mǎ lán tóu]
      见“马蓝头”。
  • 椒房兰室[jiāo fáng lán shì]
      指后妃所居住的宫室。
  • 定武兰亭[dìng wǔ lán tíng]
      《帖》石刻名。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一说《帖》原本为唐人所作,非王羲之书。参阅宋桑世昌《兰亭考》﹑郭沫若等《兰亭论辨》。
  • 玉兰片[yù lán piàn]
      晒干的嫩笋片,供食用。 已晒干的供食用的白嫩笋片
  • 金兰小谱[jīn lán xiǎo pǔ]
      1.亦省作“金兰谱”。 2.旧时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
  • 臝兰车[luǒ lán chē]
      古称天子丧服之车。
  • 木兰诗[mù lán shī]
      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北朝民歌。有人疑为唐人所作。诗中塑造了一个北国奇女子的形象,故事颇有传奇色彩,语言刚健明快,具有北方民歌的特色。
  • 金兰会[jīn lán huì]
      旧时广州顺德农村女子结社的名称。
  • 金兰簿[jīn lán bù]
      登记结拜兄弟姓名﹑年龄﹑籍贯等的簿册。
  • 爱尔兰人[ài ěr lán rén]
      自称“盖尔人”。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美国等地。约760万人(1985年)。讲盖尔语,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旅游业,部分从事食品工业。
  • 盂兰盆[yú lán pén]
      1.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 戈兰高地[gē lán gāo dì]
      在叙利亚西南部同巴勒斯坦、约旦和黎巴嫩交界处。约旦河谷地东侧。面积约7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0米。有国际输油管自南向北纵贯高地。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侵占。
  • 木兰花[mù lán huā]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作小令,亦见于诸宫调。
  • 格兰姆[gé lán mǔ]
      公制重量单位,今省译作“克”。
  • 采兰子[cǎi lán zǐ]
      指孝子。
  • 包兰铁路[bāo lán tiě lù]
      从内蒙古包头经宁夏银川到甘肃兰州。长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车。基本沿黄河两岸修筑,并穿越腾格里沙漠。东接京包线,为沟通华北、西北的重要干线之一。
  • 盂兰会[yú lán huì]
      佛教指在盂兰节所举行的法会。
  • 伊斯兰教[yī sī lán jiào]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安拉(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等。 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 金兰谱[jīn lán pǔ]
      见“金兰小谱”。
  • 椒兰室[jiāo lán shì]
      喻贤士所居之处。
  • 留兰香[liú lán xiāng]
      又称“绿薄荷”。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有香味。茎方形,叶披针形,花紫色或白色。中国河北、江苏、浙江等地有栽培。茎叶可提取留兰香油,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全草可入药,称“香花菜”。
  • 蕙兰梦[huì lán mèng]
      《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因以“蕙兰梦”谓妇女怀孕,望得贵子。
  • 梅兰芳[méi lán fāng]
      梅兰芳(1894-1961)京剧演员。字畹华,江苏泰州人。出身京剧世家。八岁学戏,演旦脚。1908年搭喜连成班演出。对京剧旦脚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等都有创造和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曾任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副主席。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和《舞台生活四十年》。
  • 浴兰汤[yù lán tāng]
      浴于兰汤,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集浴也。”
  • 裸兰车[luǒ lán chē]
      古称天子丧服之车。
  • 贺兰山脉[hè lán shān mài]
      中国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之一。宁夏和内蒙古的界山。海拔2000贺兰山脉3000米,同名主峰,高3556米。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宁夏引黄灌区阻断风沙的天然屏障。
  • 帛兰船[bó lán chuán]
      1.亦作“帛阑船”。 2.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 猗兰操[yī lán cāo]
      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
  • 爱尔兰岛[ài ěr lán dǎo]
      欧洲第三大岛。面积8.4万平方千米。中部为平原,四周为滨海山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部分面积为爱尔兰国土,只有东北部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
  • 玉枕兰亭[yù zhěn lán tíng]
      《兰亭》帖的一种。
  • 迦兰陀[jiā lán tuó]
      1.亦作“迦兰陁”。 2.梵语kalandaka的音译。
  • 荷兰豆[hé lán dòu]
      食荚豌豆的俗称,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豌豆的一个变种,嫩荚是常见蔬菜。原产欧洲。
  • 法兰西人[fǎ lán xī rén]
      法国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美国、意大利等国。约4740万人(1985年)。讲法兰西语。大多信天主教,少数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现代工业,少数从事农业。
  • 迦兰陁[jiā lán tuó]
      见“迦兰陀”。
  • 杜兰香[dù lán xiāng]
      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 波兰人[bō lán rén]
      波兰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美国、法国和独联体各国。约4270万人(1985年)。讲波兰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从事农业。
  • 芬兰人[fēn lán rén]
      芬兰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美国、瑞典、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约534万人(1985年)。讲芬兰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农业和林业。
  • 木兰船[mù lán chuán]
      木兰舟。
  • 鐻枝兰鼓[jù zhī lán gǔ]
      古代钟鼓及其台架。借为饰有钟鼓台架花纹的美锦名。
  • 白兰地[bái lán dì]
      英文brandy的音译。用葡萄酒或葡萄果实发酵渣经蒸馏、加药配制而成。新酒需在橡木桶内醇化贮放3-5年,上等品贮放时间更长。酒精含量38%白兰地43%。以法国科涅克地区所产的最为著名,中国亦有生产,如金奖白兰地。
  • 古兰经[gǔ lán jīng]
      伊斯兰教的经典。 伊斯兰教的经典。阿拉伯语“古兰”的原意为诵读。根据伊斯兰教的传说,《古兰经》是安拉对穆罕默德的真实语言集录。但从内容分析,它是七世纪中叶写定,至八世纪初又作过修改。它是伊斯兰教义、教规和神话的汇编。为了在斋月诵读,共分 30 卷,一月中每天读一卷

兰[lán]字在开头的词语

  • 兰薄[lán báo]
      兰草丛生处。
  • 兰亭序[lán tíng xù]
      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帖》等。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公元353年,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修禊时所作。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人称“天下第一行书”。今存唐中宗神龙摹本墨迹。近有人提出《兰亭序》文、帖皆伪,疑为隋唐人伪托。
  • 兰夜[lán yè]
      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
  • 兰草[lán cǎo]
      ①佩兰。②兰花的俗称。
  • 兰芷[lán zhǐ]
      兰草与白芷。皆香草。
  • 兰若[lán ruò]
      寺庙。[梵ranyakah阿兰若:树林,寂静处]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 兰驒[lán tuó]
      见“兰单”。
  • 兰陵王[lán líng wáng]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三段,一百三十字或一百三十一字,押仄声韵。
  • 兰羞[lán xiū]
      佳肴。
  • 兰肴[lán yáo]
      佳肴。
  • 兰味[lán wèi]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遂以“兰味”喻意气相投。
  • 兰橑[lán liáo]
      用木兰做的椽子。亦用为椽子的美称。
  • 兰石[lán shí]
      如兰之芳、石之坚。比喻人的气质美好:兰石之姿|性比兰石|体兰石芳坚之质。
  • 兰室[lán shì]
      芬香典雅的居室,多指女子香闺:疑居兰室之中|椒房兰室|皓月掩兰室。
  • 兰兆[lán zhào]
      生男孩的预兆。
  • 兰奢[lán shē]
      见“兰阇”。
  • 兰舟[lán zhōu]
      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 兰交[lán jiāo]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以“兰交”称知心朋友:桂友兰交|兰交早已谢。
  • 兰泽[lán zé]
      1.长兰草的沼泽。 2.用兰浸制的润发香油。
  • 兰玉[lán yù]
      1.兰和玉。 2.芝兰玉树。比喻佳子弟。 旧时对别人子弟的美称谢家兰玉真门户, 苏氏文章亦弟兄。—— 陈造《贺二石登科》
  • 兰堂[lán táng]
      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
  • 兰膏[lán gāo]
      1.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2.一种润发香油。
  • 兰烬[lán jìn]
      烛之馀烬。因状似兰心,故称。
  • 兰烟[lán yān]
      芳香的烟气。
  • 兰棹[lán zhào]
      兰舟。
  • 兰芝[lán zhī]
      1.兰草与灵芝。 2.比喻高雅的情趣。 3.喻佳子弟。
  • 兰灯[lán dēng]
      精致的灯具。
  • 兰章[lán zhāng]
      〈书〉美好的文辞(多用于称颂)。 形容文章美好佳妙;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韦应物《答贡士黎逢》
  • 兰芽[lán yá]
      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 兰言[lán yán]
      情投意合之言。语出《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喻指心意相投的言论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系辞上》挹兰言于断金。——骆宾王《上梁明府启》
  • 兰台[lán tái]
      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 5.唐代指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 7.道教指肝脏。
  • 兰鹢[lán yì]
      船的美称。鹢,借指船。
  • 兰焰[lán yàn]
      指烛花。
  • 兰臭[lán xiù]
      《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谓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兰也。”后因以“兰臭”指情投意合。
  • 兰亭[lán tíng]
      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3.见“兰亭春”。
  • 兰署[lán shǔ]
      即兰台。指秘书省。
  • 兰桂[lán guì]
      1.兰和桂。二者皆有异香,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 2.比喻子孙。参见“兰桂齐芳”。
  • 兰皋[lán gāo]
      长兰草的涯岸。
  • 兰熏[lán xūn]
      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
  • 兰亭春[lán tíng chūn]
      宋代官酿酒名。
  • 兰蕙[lán huì]
      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
  • 兰月[lán yuè]
      指农历七月。
  • 兰盆[lán pén]
      1.梵语ullambana(俗语avalambana)的音译省语。即盂兰盆会。佛教徒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追祭亡灵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2.浴盆的美称。
  • 兰戺[lán shì]
      台阶的美称。
  • 兰亭帖[lán tíng tiē]
      又称《禊帖》﹑《兰亭集序帖》。著名的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修禊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临流赋诗,羲之草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之。书法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为隋唐诸家师法。惜唐宋两代,真本已亡。临摹本甚多,以欧阳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龙本”颇能近真。此外摹写翻刻者多至数十百,而善本鲜见。
  • 兰花指[lán huā zhǐ]
      拇指和中指相对拳曲、其余三个手指翘起的姿势。也叫兰花手。
  • 兰青铁路[lán qīng tiě lù]
      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长205千米。1959年筑成。是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通往青藏高原的铁路干线。
  • 兰舆[lán yú]
      古代的一种轻便车。
  • 兰单[lán dān]
      1.亦作“兰弹”。亦作“兰驒”。 2.疲沓;懈怠。 3.锒铛。
  • 兰谱[lán pǔ]
      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兰味香,比喻情投意合,《易经.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金兰谱,旧时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兰味香,比喻情投意合,《易经.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兰艾[lán ài]
      兰草和艾草。兰草香、艾草臭,比喻良莠、善恶或贵贱:兰艾不分|兰艾同生|兰艾同焚。
  • 兰检[lán jiǎn]
      诏令的代称。
  • 兰桡[lán náo]
      小舟的美称。
  • 兰苕[lán tiáo]
      兰花。
  • 兰那[lán nà]
      同“兰若”。

兰[lá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婆兰[pó lán]
      古代重量单位。
  • 干兰[gàn lán]
      1.亦作“干阑”。亦作“干栏”。 2.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
  • 季兰[jì lán]
      古少女名或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置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敬可弃乎?”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季兰》:“按此数句非泛语,明据《诗.采苹》为言,季兰盖即季女之名或字。”一说,“季兰”为佩兰草的少女。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兰尸之,敬也。”杜预注。
  • 班兰[bān lán]
      色彩错杂灿烂貌。班,通“斑”。
  • 九兰[jiǔ lán]
      指兰草。语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波兰[bō lán]
      中欧国家。北临波罗的海。面积31.27万平方千米。人口3862万(1995年)。首都华沙。以平原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较发达。工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煤储量居世界前列。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 龙兰[lóng lán]
      兰的一种。
  • 汍兰[wán lán]
      见“汍澜”。
  • 支兰[zhī lán]
      1.指人体的脉络。 2.毒草狼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狼牙》。
  • 墨兰[mò lán]
      1.墨画的兰。 2.兰的一种。花深紫如墨,故名。
  • 擘兰[bò lán]
      即擘蓝。
  • 言兰[yán lán]
      谓谈得很融洽﹐情投意合。语出《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丸兰[wán lán]
      茂盛貌。
  • 车兰[chē lán]
      见“车栏”。
  • 浴兰[yù lán]
      见“浴兰汤”。
  • 德黑兰[dé hēi lán]
      伊朗首都。西亚最大城市。人口约1000万(1992年)。海拔844米。古代“丝绸之路”来往要冲。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一半,有纺织、炼油、汽配、军火等工业。地毯、丝织、刺绣等手工业发达。有西亚最大的国际机场。多清真寺。有德黑兰大学、阿里亚梅尔体育中心。
  • 芝兰[zhī lán]
      ①芷和兰,两种香草:芳若芝兰|芝兰生深林。②比喻优秀子弟:芝兰有秀|芝兰重茂。参见“芝兰玉树”。
  • 法兰[fǎ lán]
      同“凸缘”。 同“凸缘”
  • 陔兰[gāi lán]
      《文选.束晳》﹕“循彼南陔﹐言采其兰。”李善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后因以“陔兰”敬称他人的子孙。意谓能孝养长辈。
  • 盂兰[yú lán]
      见“盂兰盆”。
  • 蕙兰[huì lán]
      又称“九子兰”、“九芦兰”。单子叶植物,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尖而狭长。初夏开花,浅黄绿色,有香气。中国各地都有栽培,供观赏。
  • 解兰[jiě lán]
      解去佩兰。谓放弃隐居生活。
  • 椒兰[jiāo lán]
      ①椒和兰,都是芳香之物:椒兰芬苾。②比喻美好:椒兰之德。
  • 金粟兰[jīn sù lán]
      常绿小灌木。茎有节。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钝锯齿。初夏开花﹐穗状花序﹐呈圆锥形﹐花小﹐黄绿色﹐极芳香。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均有栽培。供观赏和熏茶用。又称珠兰﹑珍珠兰。
  • 沐兰[mù lán]
      犹沐芳。兰,兰草。
  • 録兰[lù lán]
      绿襕﹐下截加绿的襕衫。文士之服。
  • 芳兰[fāng lán]
      兰花。古人常以喻君子。
  • 启罗格兰[qǐ luó gé lán]
      即公斤。
  • 斐兰[fěi lán]
      小孩玩的一种弓。
  • 撇兰[piě lán]
      凑合聚餐或买小吃费用的一种方式﹐带有游戏性质。其法在纸上画一丛兰叶(后或不拘)﹐叶数等于人数﹐每一茎叶底下秘密注明出钱数目﹐其中一叶不必出钱﹐用纸掩盖;然后由聚餐者每人指定一茎。揭晓后视茎底数目出钱。
  • 呼兰[hū lán]
      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木制烟囱。
  • 泽兰[zé lán]
      1.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披针状。秋季开白花。通常生长于山坡草丛。茎叶含芳香油,可做调香原料。 2.中药名。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茎叶。性微温,味苦﹑辛。 泽兰属草本植物的一种,特点是具有对生的贯穿叶和白色、排列成伞房状的头状花序,过去用作家常药品
  • 皋兰[gāo lán]
      1.亦作“皐兰”。 2.泽边的兰草。 3.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 4.旧县名。即今甘肃省兰州市。汉设金城县﹐明为兰县﹐清改皋兰县。
  • 斑兰[bān lán]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貌。
  • 吊兰[diào lán]
      又称“挂兰”。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有圆柱形肉质根和短的根状茎。叶丛生。夏季开白花。外形似兰,故名。通常作为悬挂室内的观赏花卉。 多年生草本植物,枝条细长下垂,夏季开小白花,可供盆栽观赏
  • 树兰[shù lán]
      植兰。
  • 遮兰[zhē lán]
      见“遮拦”。
  • 赛兰[sài lán]
      草兰的一种,亦名珍珠兰。
  • 君子兰[jūn zǐ l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叶子宽带形,伞形花序,花漏斗状,红黄色,供观赏。 一种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宽带形的叶子,伞形花序,开红黄色漏斗状花,肉质根
  • 建兰[jiàn l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状披针形,夏秋季开花,淡黄绿色,有紫色条纹,气味清香,是观赏植物。也叫兰花,俗称兰草。
  • 蟾蠩兰[chán zhū lán]
      豕首草的别名。可入药。
  • 嗢石兰[wà shí lán]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氏。
  • 素心兰[sù xīn lán]
      植物名。兰花的一种。叶长尺许,狭而尖,有平行脉;花黄绿色,每茎一花,香幽而清。花瓣无细紫点,故曰素心。
  • 楼兰[lóu lán]
      古西域国名,汉元封三年内附。王居扜泥城,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汉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汉与匈奴之间,常持两端,或杀汉使,阻通道。元凤四年,汉遣傅介子斩其王安归,另立尉屠耆为王,更名为鄯善。傅介子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 碧兰[bì lán]
      兰花的一种。
  • 燕兰[yàn lán]
      燕姞所生儿,名兰。借指自己的儿子。
  • 梦兰[mèng lán]
      据《左传.宣公三年》载,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使赐兰而生穆公。后因以“梦兰”称妇女怀孕。
  • 采兰[cǎi lán]
      1.喻选拔俊逸。 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晋束晳《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后因以“采兰”喻尽孝养亲。
  • 崇兰[chóng lán]
      丛兰,丛生的兰草。
  • 红兰[hóng lán]
      兰草的一种。
  • 北爱尔兰[běi ài ěr lán]
      英国领土的一部分。面积1.41万平方千米。人口164.2万(1994年)。1949年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但仍保留着北部六郡,称北爱尔兰。中部有英国第一大湖讷湖,除沿湖平原外,其余皆为高地。
  • 芄兰[wán lán]
      即“萝藦”。 即“萝藦”。多年生草质藤本。具乳汁,叶腋生有总状花序,内有多数种子。茎、叶、果实入药
  • 春兰[chūn lán]
      植物名。兰科,多年生草本,叶丛生。春季开花者称春兰。

兰[lán]字的成语

  • 沅芷澧兰[yuán zhǐ lǐ lán]
      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 兰友瓜戚[lán yǒu guā qī]
      兰友:意气相投的至友;瓜戚:瓜葛相连的亲戚。形容亲戚、朋友关系亲近。
  • 契若金兰[qì ruò jīn lán]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 兰梦之征[lán mèng zhī zhēng]
      兰梦:相传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姑梦天使赐兰,生子,取名为兰,因以比喻妇女怀孕。比喻妇人怀孕的征兆。
  • 桂殿兰宫[guì diàn lán gōng]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 金兰契友[jīn lán qì yǒu]
      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 兰怨桂亲[lán yuàn guì qīn]
      比喻所在的环境或经历不同,因而遭遇也不同。
  • 桂折兰摧[guì shé lán cuī]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 兰蒸椒浆[lán zhēng jiāo jiāng]
      兰蒸:以香草蒸肉;椒浆:把椒放在浆里。对祭祀物品的美称。
  • 兰薰桂馥[lán xūn guì fù]
      薰、馥:香气。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 兰心蕙性[lán xīn huì xìng]
      兰、蕙:均为香草。比喻女子幽闲聪颖的品性。
  • 空谷幽兰[kōng gǔ yōu lán]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 兰摧玉折[lán cuī yù zhé]
      摧:折断。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兰草衰败,美玉折断。比喻贤才的夭折死亡。后多用为哀悼人不幸早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 兰艾难分[lán ài nán fēn]
      兰:香草名,比喻贤者;艾:臭草,比喻小人。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 芝兰之交[zhī lán zhī jiāo]
      芝草和兰草之间的交往。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友谊。
  • 难言兰臭[nán yán lán xiù]
      难言:谈不上;兰:兰花;臭:味;兰臭:指气味相投的友谊。指很难结下友情。
  • 兰芝常生[lán zhī cháng shēng]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 兰艾同焚[lán ài tóng fén]
      兰:香草名;艾:臭草;焚:烧。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兰∶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与丑的一同毁灭兰艾同焚,贤愚所叹。——《晋书.孔坦传》
  • 吹气如兰[chuī qì rú lán]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 芝兰玉树[zhī lán yù shù]
      芝兰:香草;玉树:用玉做的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 迁兰变鲍[qiān lán biàn bào]
      比喻潜移默化。
  • 兰芷之室[lán zhǐ zhī shì]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
  • 披榛采兰[pī zhēn cǎi lán]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 蕙损兰摧[huì sǔn lán cuī]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兰情蕙性[lán qíng huì xìng]
      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 芳兰竟体[fāng lán jìng tǐ]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 谢庭兰玉[xiè tíng lán yù]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 芝兰之室[zhī lán zhī shì]
      比喻良好的环境。
  • 桂馥兰馨[guì fù lán xīn]
      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 兰芷萧艾[lán zhǐ xiāo ài]
      兰、芷:香草;萧艾:杂草。由香草变为杂草。比喻人的品德由好变坏。
  • 麟凤芝兰[lín fèng zhī lán]
      麟凤:麒麟、凤凰,比喻高尚的人;芝兰:比喻才质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气质优美。
  • 兰形棘心[lán xíng jí xīn]
      兰:兰草;棘:荆棘。比喻外表和善,内心险恶。
  • 兰桂齐芳[lán guì qí fāng]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 义结金兰[yì jié jīn lán]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 蕙质兰心[huì zhì lán xīn]
      蕙:一种香草;兰:兰花。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 兰因絮果[lán yīn xù guǒ]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兰因:比喻美好的前因。絮果:指飘絮离散的结果。后世多以兰因絮果比喻男女始合终离,结局不好兰因絮果,现业谁深。——清. 张潮《虞初新志》
  • 兰姿蕙质[lán zī huì zhì]
      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 春兰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 兰言断金[lán yán duàn jīn]
      兰言:心意相合的言论;断金:比喻同心。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
  • 桂子兰孙[guì zǐ lán sūn]
      对人子孙的美称。
  • 桂楫兰桡[guì jí lán ráo]
      楫、桡:都是用来划船的浆。形容船上用品精美名贵。
  • 谢兰燕桂[xiè lán yàn guì]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 桂馥兰香[guì fù lán xiāng]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 采兰赠芍[cǎi lán zèng sháo]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