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训的康熙字典解释
xùn

〔古文〕𧥥馴【唐韻】【集韻】【韻會】許運切【正韻】吁運切,𠀤薰去聲。【說文】說敎也。【徐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正韻】誨也。【字彙】導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
训  部  首
部外笔画
3
训总笔画
训  结  构
左右结构
训同音字
常用字表
训是常用字
训统一码
训  五  笔
YKH
训  仓  颉
IVLLL
训  郑  码
SND
四角号码
32700
通用字表
训不是通用字

训字读音

xùn ㄒㄩㄣˋ

训字笔顺

点、横折提、撇、竖、竖 (训笔顺图解请看:训笔顺)

训相关字典

训康熙字典

〔古文〕𧥥馴【唐韻】【集韻】【韻會】許運切【正韻】吁運切,𠀤薰去聲。【說文】說敎也。【徐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正韻】誨也。【字彙】導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傳】作訓以敎導太甲。【詩·大雅】四方其訓之。【正義】訓是敎誨之別名。【禮·曲禮】敎訓正俗。【疏】謂訓說義理。

又【正字通】古言可爲法也。【書·說命】學于古訓。【詩·大雅】古訓是式。【傳】古,故也。訓,道也。【傳】古訓,先王之遺典也。【左傳·文六年】告之訓典。【註】訓典,先王之書。

又【玉篇】誡也。【魏書·高允傳】臣被敕論集往世酒之敗德以爲《酒訓》。

又【廣韻】男曰敎,女曰訓。

又【博雅】順也。【書·康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傳】上天用順文武之道,而付之以天下之大也。【後漢·方術傳】下使五品咸訓于嘉時。【註】訓,順也。

又詁訓,註解之別名。【爾雅·郭璞序】《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疏】訓,道也。道物之貌以吿人也。【前漢·揚雄傳】不爲章句訓詁。【師古註】訓者,釋所言之理也。【字彙】如某字釋作某義,順其義以訓之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訓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

又鳥名。【唐書·五行志】鵂鶹,一名訓狐。

又獸名。【神異經】檮杌,西方荒中獸。一名難訓。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江南道有訓州。

又姓。明宣德中有敎授訓濬。

又【五音集韻】詳遵切,音旬。道也。【周禮·地官】土訓,鄭司農讀。

又叶文韻。【晉書·衞恆傳】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