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膾的康熙字典解释
kuài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
膾  部  首
部外笔画
13
膾总笔画
膾  结  构
左右结构
膾同音字
常用字表
膾不是常用字
膾统一码
膾  五  笔
EWGJ
膾  仓  颉
BOMA
膾  郑  码
QOLK
四角号码
78266
通用字表
膾是通用字

膾字读音

kuài ㄎㄨㄞˋ

膾字笔顺

撇、横折钩、横、横、撇、捺、横、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膾笔顺图解请看:膾笔顺)

膾相关字典

膾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