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栗的康熙字典解释

〔古文〕㮚𣡼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栗  部  首
部外笔画
6
栗总笔画
栗  结  构
上下结构
栗同音字
常用字表
栗是常用字
栗统一码
栗  五  笔
SSU
栗  仓  颉
MWD
栗  郑  码
FJF
四角号码
10904
通用字表
栗是通用字

栗字读音

lì ㄌㄧˋ

栗字笔顺

横、竖、横折、竖、竖、横、横、竖、撇、捺 (栗笔顺图解请看:栗笔顺)

栗相关字典

栗康熙字典

〔古文〕㮚𣡼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