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施的康熙字典解释
shī

〔古文〕𢒃𠇜𠤒【唐韻】式支切【集韻】【韻會】商支切【正韻】申支切,𠀤音詩。【說文】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註】徐鍇曰:旗之逶迤
施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施总笔画
施  结  构
左右结构
施同音字
常用字表
施是常用字
施统一码
施  五  笔
YTBN
施  仓  颉
YSOPD
施  郑  码
SYMY
四角号码
08212
通用字表
施是通用字

施字读音

shī ㄕ

施字笔顺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折钩、竖、竖弯钩 (施笔顺图解请看:施笔顺)

施相关字典

施康熙字典

〔古文〕𢒃𠇜𠤒【唐韻】式支切【集韻】【韻會】商支切【正韻】申支切,𠀤音詩。【說文】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註】徐鍇曰:旗之逶迤。一曰設也。【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又【詩·邶風】得此戚施【傳】戚施,不能仰者。【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詩·王風】將其來施施。【傳】施施,難進之意。【箋】施施,舒行伺閒,獨來見已之貌。【釋文】施如字。【孟子】施施從外來。【趙岐註】施施,猶扁扁,喜悅之貌。【音義】丁如字,張音怡。

又【周禮·天官·內宰】施其功事。【註】施,猶賦也。

又【禮·祭統】施于蒸彝鼎。【註】施,猶著也。

又【晉語】秦人殺冀芮而施之。【註】施,𨻰其尸也。

又【玉篇】張也。【增韻】用也,加也。

又姓。【左傳·桓九年】施父。【註】魯大夫。【禮·雜記】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註】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施智切,音翅。惠也,與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雲行雨施。【禮·曲禮】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左傳·僖二十四年】報者倦矣,施者未厭。【註】施,功勞也。【增韻】凡施設之施,平聲。施與之施,𠀤平去通押。

又【集韻】【韻會】𠀤以豉切,音易。【詩·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傳】施,移也。

又【詩·大雅】施于孫子。【箋】施,猶易也,延也。

又【儀禮·喪服】絕族無施服。【註】在旁而及曰施。

又【集韻】【韻會】𠀤賞是切,詩上聲。捨也,攺易也。通作弛。【周禮·天官·少宰】治其施舍。【註】施舍,不給役者也。【論語】君子不施其親。【何晏註】施,易也。不以他人之親易己之親。【後漢·光武紀】將衆部施𠛬屯北邊。【註】施,讀曰弛。弛,解也。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史記·衞綰傳】劒人之所施易。【註】施,讀曰移。

又【史記·賈生傳】庚子日施兮。【註】施,矢遺反。索隱曰:施,猶西斜也。

又【韻補】叶詩戈切。【漢·高祖戚夫人歌】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