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邪的国语辞典解释
xié

邪是多音字,1、邪读音为xié时,意思是不正当,不正派:~恶(è)。~念。~说。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风~。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妖异怪诞:~魔。~术。古同“斜”。2、邪读音为yá时,意思是古同“玡”,琅玡山。3、邪读音为yé时,意思是古同“耶”,疑问词。4、邪读音为yú时,意思是古同“餘”。5、邪读音为xú时,意思是古同“徐”,缓慢。
邪  部  首
部外笔画
4
邪总笔画
邪  结  构
左右结构
邪同音字
常用字表
邪是常用字
邪统一码
邪  五  笔
AHTB
邪  仓  颉
MHNL
邪  郑  码
HIY
四角号码
77227
通用字表
邪是通用字

邪字读音

xié ㄒㄧㄝˊ

yá ㄧㄚˊ

yé ㄧㄝˊ

yú ㄧㄩˊ

xú ㄒㄩˊ

邪字笔顺

横、撇折、竖钩、撇、横折折钩、竖 (邪笔顺图解请看:邪笔顺)

邪相关字典

邪国语辞典解释

邪 xié ㄒㄧㄝˊ

# 形

  • 不正当的。
    1. 如:「邪念」、「邪心」、「邪恶」。
    2.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论〉:「辟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 奇怪、异于正常的。
    1. 如:「事」、「邪门」、「邪魔」。
    2.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这可是的!难道那小子有这么大神通不成?」
  • 偏斜不正的。
    1. 《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幅在下。」

# 名

  • 不正当的思想或行为。
    1. 如:「改邪归正」、「奸」。
    2.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 人事无法理解的怪异事件。
    1. 如:「中」、「驱」、「百不侵」。
  • 中医称足以伤人致病的四时之气或环境因素。
    1. 如:「风」、「寒」。

邪 yé ㄧㄝˊ

# 助

  •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
    1. 《庄子·养生主》:「弟子曰:『非夫子之友?』」
    2.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傥所谓天道,是?非?」
  • 参见「[[邪呼」、「邪许]]」条。

    邪 ​xiá ㄒㄧㄚˊ

    • (一)​之又音。

      邪 xú ㄒㄩˊ

      # 副

      • 慢慢的。
        1. 《诗经·邶风·北风》:「其虚其,既亟只且。」
        2. 汉·郑玄·笺:「,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

      邪 yú ㄩˊ

      # 名

      • 剩余。
        1. 《史记·卷二六·历书》:「归于终,事则不悖。」
        2. 南朝宋·裴骃·集解:「,余分也;终,闰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