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道的国语辞典解释
dào

道读音为dào,意思是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方法,办法,技术:门~。医~。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说,讲:~白。常言~。能说会~。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线条:铅笔~儿。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量词:一~大河。两~门。上三~漆。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道  部  首
部外笔画
9
道总笔画
道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道同音字
常用字表
道是常用字
道统一码
道  五  笔
UTHP
道  仓  颉
YTHU
道  郑  码
UANW
四角号码
38306
通用字表
道是通用字

道字读音

dào ㄉㄠˋ

道字笔顺

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点、横折折撇、捺 (道笔顺图解请看:道笔顺)

道相关字典

道国语辞典解释

道 dào ㄉㄠˋ

# 名

  • 路途、途径。
    1. 如:「铁」、「河」、「国高速公路」。
    2.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远。」
  • 方法、道理。
    1. 如:「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
    2. 《礼记·中庸》:「果能此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真理。
    1. 《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思想、学说。
    1. 如:「老庄之」。
    2.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一以贯之。』」
  • 技艺、技巧。
    1. 《论语·子张》:「虽小,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流派。参见「道家 」条。
    1. 中国主要的宗教之一。参见「道教 」条。
      1. 道士的简称。
        1. 如:「老」、「贫」、「一僧一」。
      2. 宗教的教义、义理。
        1. 如:「学」、「得」、「传」、「布」。
      3. 古代行政区域名称:➊ ​ 唐太宗贞观时代分天下为十,后增为十五,相当于现在的省。➋ ​ 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设
        1. 量词:➊ ​ 计算条状物的单位。如:「三黄线」、「一闪电」。➋ ​ 计算有出 入口设施的单位。如:「两道门」、「多关卡」。➌ ​ 计算题目、命令等的单位。相当于「则」、「条」。如:「十题目」、「下一命令」。➍ ​ 计算工作次数的单位。如:「省一手续」、「上了两油漆」。➎ ​ 计算菜肴的单位。如:「总共有十二菜。」
          1.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朔。

            # 动

            • 说、谈。
              1. 如:「常言」、「一语道破」、「能言善」、「说长道短」。
              2. 《论语·季氏》:「乐节礼乐,乐人之善,乐多贤友。」
            • 用言语表示心意、情意。
              1. 如:「道喜」、「道贺」、「道歉」、「道谢」。
            • 以为、认为、料想。
              1. 如:「我是谁呢?原来是你来了!」
              2.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是他的旧病。」
            • 引导、指引。
              1. 《论语·为政》:「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前,鹰犬罗后。」

            # 介

            • 由、从。
              1. 《管子·禁藏》:「故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
              2.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太尉周勃太原入,定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