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藏的国语辞典解释
cáng

藏是多音字,1、藏读音为cáng时,意思是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收存起来:收~。~品。~书。储~。2、藏读音为zàng时,意思是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古同“臟”。
藏  部  首
部外笔画
14
藏总笔画
藏  结  构
上下结构
藏同音字
常用字表
藏是常用字
藏统一码
藏  五  笔
ADNT|AAUH
藏  仓  颉
TIMS
藏  郑  码
EHZH
四角号码
44253
通用字表
藏是通用字

藏字读音

cáng ㄘㄤˊ

zàng ㄗㄤˋ

藏字笔顺

横、竖、竖、横、撇、竖折、横、撇、横、竖、横折、横、竖、竖折、斜钩、撇、点 (藏笔顺图解请看:藏笔顺)

藏相关字典

藏国语辞典解释

藏 cáng ㄘㄤˊ

# 动

  • 储存。
    1. 如:「收」、「储」。
    2. 《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四者不失时。」
  • 隐匿。如:「躲」、「藏拙」、「藏污纳垢」。
    1.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
    2. 唐·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名三十春。」
  • 怀抱。
    1. 《易经·系辞下》:「君子器于身,待时而动。」
    2. 《庄子·应帝王》:「有虞氏其犹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 名

  • 姓。如南朝宋有凝之。

    藏 zàng ㄗㄤˋ

    # 名

    • 储存东西的地方。
      1. 如:「宝」。
      2. 《礼记·月令》:「命百官,谨盖。」
      3. 《史记·卷三○·平准书》:「山海,天地之也。」
    • 内脏。
      1. 《淮南子·原道》:「夫心者,五之主也。」
      2. 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行。」
    • 西的简称。
      1. 如:「蒙一带」。
    • 边疆民族。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西、西康、青海一带。旧称为「吐蕃」。
      1. 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
        1. 如:「道」、「藏经」。
        2.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上·滇游日记八》:「宝台大寺,为立禅师所建,三年前立师东游请,久离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