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秀的国语辞典解释
xiù

秀读音为xiù,意思是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茂盛:佳木~而繁荫。
秀  部  首
部外笔画
2
秀总笔画
秀  结  构
上下结构
秀同音字
常用字表
秀是常用字
秀统一码
秀  五  笔
TEB|TBR
秀  仓  颉
HDNHS
秀  郑  码
MFYM
四角号码
20227
通用字表
秀是通用字

秀字读音

xiù ㄒㄧㄡˋ

秀字笔顺

撇、横、竖、撇、捺、横折折钩、撇 (秀笔顺图解请看:秀笔顺)

秀相关字典

秀国语辞典解释

秀 xiù ㄒㄧㄡˋ

# 动

  • 稻麦等谷类吐穗开花。
    1. 《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2. 唐·聂夷中〈田家〉诗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泛指草木开花。
    1. 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 生长、成长。
    1. 晋·顾恺之〈神情〉诗:「冬岭秀寒松。」
  • 表现、表演。为英语show的音译。
    1. 如:「秀一下」。

# 名

  • 草木的花。
    1. 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
    2. 《文选·张协·七命》:「方疏含秀,圆井吐葩。」
  • 才智杰出的人。
    1. 如:「后起之秀」。
    2.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顾荣、贺循、纪赡、周玘,皆南土之秀。」
  • 演出、表演。
    1. 如:「做秀」、「一场秀」。
  • 姓。如春秋时宋有秀老。

    # 形

    • 草木繁茂。
      1. 《宋史·卷六五·五行志·木志》:「汉阳军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阴 。」
      2.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佳木秀而繁阴。」
    • 清丽、俊美。
      1. 如:「娟秀」、「清秀」、「山明水秀」。
      2.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优异、杰出。
      1. 如:「优秀」、「一枝独秀」。
      2. 《国语·齐语》:「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
      3. 《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