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甲的国语辞典解释
jiǎ

甲读音为jiǎ,意思是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古同“胛”,肩胛。
甲  部  首
部外笔画
0
甲总笔画
甲  结  构
单一结构
甲同音字
常用字表
甲是常用字
甲统一码
甲  五  笔
LHNH
甲  仓  颉
WL
甲  郑  码
KIB
四角号码
60500
通用字表
甲是通用字

甲字读音

jiǎ ㄐㄧㄚˇ

甲字笔顺

竖、横折、横、横、竖 (甲笔顺图解请看:甲笔顺)

甲相关字典

甲国语辞典解释

甲 jiǎ ㄐㄧㄚˇ

# 名

  • 天干的第一位。
    1. 古代军人穿的护身衣物。以皮革或金属片制成。
      1. 如:「盔」、「铠」、「披」。
      2. 《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指军人、兵士。
      1. 《左传·宣公二年》:「伏将攻之。」
    3. 动物身上具有保护作用的硬壳。
      1. 如:「龟」、「鳞」。
    4. 手指、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1. 如:「指」、「脚趾」。
    5. 引申为围护于物体外的坚硬保护壳。
      1. 如:「装甲车」。
    6. 古代基层治安制度的户口编制名称。
      1. 如:「保」。
      2. 元·施惠《幽闺记·第六出》:「奉上司明文,遍张文榜,画影图形,十家为,排门粉壁,各处挨捕。」
    7. 量词。台湾计算地积的单位。一有二千九百三十四坪,等于零点九七公顷。

      # 形

      • 等第最优的。
        1. 如:「甲等」、「级」。

      # 动

      • 超出群众、位居首位。
        1. 如:「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 代

      • 假定的代名词。
        1. 如:「某」、「地」。
        2. 北齐·颜之推〈还魂志〉:「婢逐呼云:『某欲奸我!』济即令人杀之。」

      甲 jià ㄐㄧㄚˋ

      # 名

      • 动物名。指鱼。脊椎动物亚门爬虫纲龟鳖目。外形像龟,背呈灰黑色,有软皮。腹部白色或淡黄色。颈部甚长,四肢粗短,有厚蹼。多栖息于湖沼等温、热带水域。背圆形,边缘柔软,肉供食用,甲壳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