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烝的国语辞典解释
zhēng

烝读音为zhēng,意思是众多:~民。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美。进献。同“蒸”,热气上升。古代指与母辈淫乱。
烝  部  首
部外笔画
6
烝总笔画
烝  结  构
上下结构
烝同音字
常用字表
烝不是常用字
烝统一码
烝  五  笔
BIGO
烝  仓  颉
NEMF
烝  郑  码
XKAU
四角号码
17331
通用字表
烝不是通用字

烝字读音

zhēng ㄓㄥ

烝字笔顺

横撇、竖钩、横撇、撇、捺、横、点、点、点、点 (烝笔顺图解请看:烝笔顺)

烝相关字典

烝国语辞典解释

烝 zhēng ㄓㄥ

# 动

  • 火气上升。
    1. 《墨子·节用中》:「逮夏,下润湿上熏。」
  • 用热水气蒸东西。
    1. 如:「鱼」、「饭」。
    2. 宋·苏轼〈酒经〉:「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液,之使十裂。」
  • 上淫,与长辈妇女奸通。
    1. 《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于夷姜。」
    2. 《辽史·卷一一二·逆臣传上·耶律滑哥传》:「性阴险,初其父妾,惧事彰,与克萧台哂等共害其父。」

# 形

  • 众多。
    1. 《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2. 唐·杜甫〈无家别〉诗:「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 名

  • 古代冬天的祭祀。
    1. 《书经·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祭岁。」
    2. 《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

# 助

  • 发语词,置于句首。
    1. 《诗经·豳风·东山》:「蜎蜎者蠋,在桑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