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漏的国语辞典解释
lòu

漏读音为lòu,意思是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
漏  部  首
部外笔画
11
漏总笔画
漏  结  构
左右结构
漏同音字
常用字表
漏是常用字
漏统一码
漏  五  笔
INFY
漏  仓  颉
ESMB
漏  郑  码
VXFV
四角号码
37127
通用字表
漏是通用字

漏字读音

lòu ㄌㄡˋ

漏字笔顺

点、点、提、横折、横、撇、横、竖、横折钩、竖、点、点、点、点 (漏笔顺图解请看:漏笔顺)

漏相关字典

漏国语辞典解释

漏 lòu ㄌㄡˋ

# 名

  • 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1. 《說文解字·水部》:「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節。」
    2. 《紅樓夢·第五四回》:「或緊或慢,或如殘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
  • 空孔、隙縫。
    1. 《淮南子·脩務》:「禹耳參漏,是謂大通。」
    2. 漢·高誘·注:「漏,穴也。」
  • 常流膿水、不能收口的膿瘍。
    1. 如:「痔漏」。
    2. 《太平廣記·卷二六六·崔祕》:「醫療至經年,其鏃自出,其瘡成漏,終身不痊。」
  • 姓。如明代有漏瑜。

    # 動

    • 液體自縫中流出或滲入。
      1. 如:「漏雨」、「漏油」。
      2.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 洩露。
      1. 如:「走漏消息」。
      2. 《左傳·僖公二年》:「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
      3. 晉·杜預·注:「傳言貂於此始擅貴寵,漏洩桓公軍事,為齊亂張本。」
    • 遺忘、疏略。
      1. 如:「遺漏」。
      2. 《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彪約所製,無刑法篇;臧、蕭之書,又多漏略。」
    • 逃避。
      1. 如:「漏稅」。
    • 誘引。
      1. 《水滸傳·第八八回》:「原來番將不輸,特地耍賣個破綻,漏他來趕。」

    # 形

    • 破爛、簡陋。
      1. 《荀子·儒效》:「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
      2. 宋·陸游 〈夢中作詩〉:「斷碑零落苔俱遍,漏壁微茫字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