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滋的国语辞典解释

滋读音为zī,意思是生出,长:~生。~芽。~事。~扰(骚扰生事)。潜~暗长。增益,加多:~养。~补。~阴。汁液,润泽:~润。味道:~味。喷射:往外~水。浊:“何故使吾水~?”
滋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滋总笔画
滋  结  构
左右结构
滋同音字
常用字表
滋是常用字
滋统一码
滋  五  笔
IUXX
滋  仓  颉
ETVI
滋  郑  码
VUZZ
四角号码
38132
通用字表
滋是通用字

滋字读音

zī ㄗ

滋字笔顺

点、点、提、点、撇、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 (滋笔顺图解请看:滋笔顺)

滋相关字典

滋国语辞典解释

滋 zī ㄗ

# 动

  • 生长、繁殖。
    1. 如:「滋生」。
    2.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败不成。」
  • 培植、培养。
    1. 《楚辞·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引发、惹发。
    1. 如:「滋事」。
    2. 《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 润泽。
    1. 《文选·谢惠连·捣衣诗》:「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2. 唐·李商隐〈潭州〉诗:「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 补身体。
    1. 如:「他身子十分虚弱,须好好滋补一番。」
  • 北平方言。指喷射、冒。
    1. 如:「管子裂了,直滋水。」

# 形

  • 繁多、茂盛。
    1. 《文选·潘岳·射雉赋》:「靡木不滋,无草不茂。」

# 副

  • 更加。
    1. 《孟子·公孙丑上》:「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2. 《史记·卷一一二·酷吏传·序 》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 名

  • 味道、美味。
    1. 《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汦汦庶类,含甘吮滋。」
    2.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一六首之四:「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
  • 汁液。
    1. 《文选·扬雄·羽猎赋》:「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
    2. 《文选·左思·魏都赋》:「墨井盐池,玄滋素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