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旃的国语辞典解释
zhān

旃读音为zhān,意思是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同“毡”。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
旃  部  首
部外笔画
6
旃总笔画
旃  结  构
左右结构
旃同音字
常用字表
旃不是常用字
旃统一码
旃  五  笔
YTMY
旃  仓  颉
YSOBY
旃  郑  码
SYQS
四角号码
08247
通用字表
旃不是通用字

旃字读音

zhān ㄓㄢ

旃字笔顺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横折钩、点、横 (旃笔顺图解请看:旃笔顺)

旃相关字典

旃国语辞典解释

旃 zhān ㄓㄢ

# 名

  • 曲柄的旗子。
    1. 《说文解字·㫃部》:「,旗曲柄也,所以表士众。」
    2.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乘雕玉之舆,靡鱼须之桡。」
  • 泛指旗子、旌旗。
    1. 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
  • 毛织品。
    1.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
    2. 《史记·卷一一○·匈奴传》:「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 助

  • 之焉二字的合读。
    1. 《诗经·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苟亦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