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揭的国语辞典解释
jiē

揭是多音字,1、揭读音为jiē时,意思是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锅。~幕。使隐瞒的事物显露:~露。~发。~底。~穿。~短。~晓。高举:~竿而起。标示:~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示。扛,持。姓。2、揭读音为qì时,意思是提起衣裳:~衣涉水。
揭  部  首
部外笔画
9
揭总笔画
揭  结  构
左右结构
揭同音字
常用字表
揭是常用字
揭统一码
揭  五  笔
RJQN
揭  仓  颉
QAPV
揭  郑  码
DKRY
四角号码
56027
通用字表
揭是通用字

揭字读音

jiē ㄐㄧㄝ

qì ㄑㄧˋ

揭字笔顺

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 (揭笔顺图解请看:揭笔顺)

揭相关字典

揭国语辞典解释

揭 jiē ㄐㄧㄝ

# 动

  • 举、高举。
    1. 如:「高义旗」、「揭竿而起」。
    2.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乘其车,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公开表露出来。
    1. 如:「揭露」、「揭短」、「揭底」、「揭晓」。
  • 掀开、拉开。
    1. 如:「揭幕」、「锅盖」。
    2. 唐·韩偓〈复偶见三绝〉之三:「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帘微转头。」
  • 把黏在物体上面的东西撕下。
    1. 如:「膏药」、「疮巴」、「下壁报」。
  • 肩负。
    1. 《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箧担囊而趋。」
    2.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乃紫衣戴帽人,杖一囊。」

# 名

  • 姓。如唐代有镇,清代有暄。

    揭 qì ㄑㄧˋ

    # 动

    • 提起衣襟。
      1.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
      2.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道中水漫数寸,仍而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