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寒的国语辞典解释
hán

寒读音为hán,意思是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害怕:~心。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寒  部  首
部外笔画
9
寒总笔画
寒  结  构
上下结构
寒同音字
常用字表
寒是常用字
寒统一码
寒  五  笔
PFJU|PAWU
寒  仓  颉
JTCY
寒  郑  码
WDOT
四角号码
30303
通用字表
寒是通用字

寒字读音

hán ㄏㄢˊ

寒字笔顺

点、点、横撇、横、横、竖、竖、横、撇、捺、点、点 (寒笔顺图解请看:寒笔顺)

寒相关字典

寒国语辞典解释

寒 hán ㄏㄢˊ

# 形

  • 冷。
    1. 如:「酷」、「御」、「饥寒交迫」、「天寒地冻」。
    2. 《论语·子罕》:「岁,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 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谁与共?」
  • 穷困。
    1. 如:「贫」、「家境清」。
    2.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 卑贱。
    1. 如:「寒门」、「儒」。
    2.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名

  •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1. 《易经·系辞下》:「往则暑来,暑往则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1.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朗。

      # 动

      • 使受冷。
        1. 《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之,未有能生者也。」
      • 战栗、害怕。
        1. 如:「心」、「胆」。
        2.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 终止、停止。
        1. 《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也。」
        2. 晋·杜预·注:「,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