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奉的国语辞典解释
fèng

奉读音为fèng,意思是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信仰:信~。素~佛教。供养,伺候:~养。供~。侍~。姓。古同“俸”,薪金。
奉  部  首
部外笔画
5
奉总笔画
奉  结  构
上下结构
奉同音字
常用字表
奉是常用字
奉统一码
奉  五  笔
DWFH|DWGJ
奉  仓  颉
QKQ
奉  郑  码
COBI
四角号码
50508
通用字表
奉是通用字

奉字读音

fèng ㄈㄥˋ

奉字笔顺

横、横、横、撇、捺、横、横、竖 (奉笔顺图解请看:奉笔顺)

奉相关字典

奉国语辞典解释

奉 fèng ㄈㄥˋ

# 动

  • 拱捧。
    1. 《左传·成公二年》:「再拜稽首,觞加璧以进。」
    2.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而献之厉王。」
  • 进献。
    1. 如:「奉献」。
    2. 《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牛牲,羞其肆。」
  • 敬受。
    1. 如:「奉命」、「谕」。
  • 推崇、拥戴。
    1. 如:「奉为圭臬」。
    2.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秦末大乱,东阳人欲婴为主。」
  • 信仰、遵循。
    1. 如:「信」。
    2. 《左传·哀公六年》:「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
  • 讨好、巴结。
    1. 如:「奉承」。
    2. 宋·无名氏《梅妃传》:「力士方太真,且畏其势。」
    3. 《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
  • 供养、侍候。
    1. 如:「奉养」、「侍」、「亲」。
  • 祭祀。
    1. 如:「供」。
    2. 《北史·卷二○·穆崇传》:「道武异之,命崇立祀,子孙世焉。」
    3. 唐·高郢〈再上谏造章敬寺书〉:「陛下先思孝,兴福除祸。」

# 名

  • 官员的薪资。
    1. 《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
  • 姓。如汉代有挥。

    # 副

    • 自己的言行与他人有关时的敬词。
      1. 如:「奉劝」、「奉陪」、「奉送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