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取的国语辞典解释

取读音为qǔ,意思是拿:索~。~书。~款。窃~。选择:选~。~材。~景。~道。~样。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得到,招致:获~。~经。~偿。~悦。消去:~消。~缔。
取  部  首
部外笔画
6
取总笔画
取  结  构
左右结构
取同音字
常用字表
取是常用字
取统一码
取  五  笔
BCY
取  仓  颉
SJE
取  郑  码
CEXS
四角号码
17440
通用字表
取是通用字

取字读音

qǔ ㄑㄩˇ

取字笔顺

横、竖、竖、横、横、提、横撇、捺 (取笔顺图解请看:取笔顺)

取相关字典

取国语辞典解释

取 qǔ ㄑㄩˇ

# 动

  • 拿。
    1. 如:「取款」、「各所需」、「探囊取物」。
    2. 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诗:「前溪遇新月,聊玉琴弹。」
  • 得到。
    1. 如:「取乐」、「取暖」、「取信于人」。
  • 接受、收受。
    1. 如:「分文不」。
    2. 《孟子·离娄下》:「可以,可以无伤廉。」
  • 捕捉。
    1. 《诗经·豳风·七月》:「彼狐貍,为公子裘。」
  • 选择。
    1. 如:「取士」、「取景」、「取道」、「取名」。
    2.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统令魏延为先锋,南小路而进。」
  • 求、寻求。
    1. 如:「自取灭亡」。
    2. 《文选·张衡·西京赋》:「列爵十四,竞媚荣。」
  • 迎娶。
    1. 《诗经·豳风·伐柯》:「妻如何?匪媒不得。」
    2. 《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

# 助

  • 置于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进行。
    1. 唐·杜秋娘〈金缕衣〉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少年时。」

# 名

  • 姓。如宋代有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