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出的国语辞典解释
chū

出读音为chū,意思是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离开:~发。~轨。~嫁。产生,生长:~产。~品。~人才。发生:~事。显露:~现。~名。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来到:~席。~勤。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显得量多:这米~饭。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出  部  首
部外笔画
3
出总笔画
出  结  构
单一结构
出同音字
常用字表
出是常用字
出统一码
出  五  笔
BMK
出  仓  颉
UU
出  郑  码
ZIZI
四角号码
22772
通用字表
出是通用字

出字读音

chū ㄔㄨ

出字笔顺

竖折、竖、竖、竖折、竖 (出笔顺图解请看:出笔顺)

出相关字典

出国语辞典解释

出 chū ㄔㄨ

# 动

  •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
    1. 如:「足不出户」。
    2.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 产生、发生。
    1. 如:「出汗」、「出水痘」、「纰漏」。
    2. 《易经·说卦》:「万物乎震,震东方也。」
  • 脱离、离开。
    1. 如:「出家」、「出轨」。
    2.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并受其福;醉而不,是谓伐德。」
  • 给予、支付。
    1. 如:「出钱」、「出纳」、「支」。
  • 做官、出任其事。
    1. 《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或处。」
    2. 《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为永嘉太守。」
  • 表现、显露。
    1. 如:「水落石」。
    2. 《庄子·天地》:「至言不,俗言胜也。」
  • 发泄。
    1. 如:「怨气」、「闷气」。
  • 超越。
    1. 如:「出众」、「出人头地」。
    2. 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到。
    1. 如:「出席」、「出场」。
  • 策划。
    1. 如:「出奇谋」、「出题目」。

# 名

  • 外部、外面。
    1.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
    1.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师曰:『弄得六。』」

# 副

  •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
    1. 如:「拿」、「看」、「做好成绩」、「练一副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