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刍的古汉语字典解释
chú

读音:chú①<动>割草。《汉书.赵充国传》:“刍牧田中。”②<名>牲口吃的草。《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刍助之。”③<名>用草喂养的牲口。《史记.货殖列传序》
刍  部  首
部外笔画
3
刍总笔画
刍  结  构
上下结构
刍同音字
常用字表
刍不是常用字
刍统一码
刍  五  笔
QVF
刍  仓  颉
NSM
刍  郑  码
RXB
四角号码
27177
通用字表
刍不是通用字

刍字读音

chú ㄔㄨˊ

刍字笔顺

撇、横撇、横折、横、横 (刍笔顺图解请看:刍笔顺)

刍相关字典

刍古汉语字典解释

读音chú
<动>割草。《汉书.赵充国传》:“刍牧田中。”
<名>牲口吃的草。《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刍助之。”
<名>用草喂养的牲口。《史记.货殖列传序》:“口欲穷刍豢之味。”
刍狗古代束草为狗,供祭祀用,祭后弃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老子.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庄子.齐物论》:“民食刍,麋鹿食荐。”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吕氏春秋.季冬》:“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之刍。”
刍荛1.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2.谦辞。李白《与韩荆州书》:“若赐观刍,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刍议犹“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常用作谦辞。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