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麗的字典解释

麗是多音字,1、麗读音为lì时,意思是成对的。后作“儷”。《小爾雅•廣言》:“麗,兩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八麗一師。”鄭玄注:“麗,耦也。”《文心雕龍•麗辭》:“豈營麗辭,率然對耳。”结伴而行。《説文•鹿部》:“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王筠句讀:“旅,俗作侣。”漢張衡《西京賦》:“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经过。《淮南子•俶真》:“夫貴賤之於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高誘注:“麗,過也。”跨越。《論衡•薄葬》:“魯人將以璵璠斂,孔子聞之,徑庭麗級而諫。”并排驾两匹牲口。《詩•鄘風•干旄》“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唐孔穎達疏引王肅云:“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漢書•揚雄傳上》:“麗鈎芒與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顔師古注:“麗,並駕也。”匹,品配。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鳶飛入鷹隼,魚目麗璵璠。”附着。《易•離》:“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王弼注:“麗猶著也。”孔穎達疏:“此廣明附著之義。以柔附著中正是附得宜,故廣言所附得宜之事也。”《後漢書•張衡傳》:“夫戰國交争,戎車競驅,君若綴旒,人無所麗。”李賢注:“麗,附也。”施,加。《廣雅•釋詁三》:“麗,施也。”《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鄭玄注:“麗,施也。”《荀子•宥坐》:“官致良工,因麗節文。”王念孫雜志:“麗者,施也。言因良材而施之以節文也。”《吕氏春秋•貴卒》:“荆國之法,麗兵王尸者,盡加重罪,逮三族。吴起之智可謂捷矣。”中,正着目标。《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杜預注:“麗,著也。”《北史•斛律金傳》:“羡及光並工騎射。少時獵……光獲少,必麗龜達腋;羡獲雖多,非要害之所。”《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飛矢麗帝甲如蝟毛焉。”连接。《易•兑》:“象曰:麗澤兑。君子以朋友講習。”王弼注:“麗,猶連也。”孔穎達疏:“兩澤相連,潤説之盛。”南朝齊謝眺《暫使下都夜發新林》:“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系;缠缚。《書•吕刑》:“惟時苗民,匪察于獄之麗。”曾运乾正讀:“麗,系也。”《禮記•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既入廟門,麗于碑。”鄭玄注:“麗,猶繫也。”《論衡•感虚》:“於是剪其髮,麗其手,自以為牲,用祈福於上帝。”椽柱之类。后作“欐”。《莊子•秋水》:“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成玄英疏:“麗,屋棟也。”郭慶藩集釋:“《列子•湯問篇》:雍門鬻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絶。’梁欐即此所云梁麗也。……柱偶曰麗,梁棟相附著亦曰麗,正謂椽柱之屬。”又《人間世》:“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麗,屋穩也。”美好;美妙。《廣雅•釋詁一》:“麗,好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王逸注:“麗,美好也。”唐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一:“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藥濃花滿目斑。”华丽。《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孔穎達疏:“敝俗相化,奢侈華麗。”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光华。《文選,揚雄〈甘泉賦〉》:“雲飛揚兮雨滂沛,于胥德兮麗萬世。”李善注:“麗,光華也。”唐常建《西山》:“物象歸餘清,林巒分夕麗。”书法用语。唐竇臮《述書賦》上:“道徽之書,豐茂宏麗。”竇蒙注:“體外有餘曰麗。”思虑。《小爾雅演言》:“麗,思也。”古县名。《漢書•地理志上》:“琅邪郡。縣五十一。麗,侯國。”姓。《通志•氏族略四》:“麗氏,晋匠麗之後。”2、麗读音为lí时,意思是〔魚麗〕也作“魚????”。古战阵名。《集韻•支韻》:“????,魚????,陣名。通作麗。”《左傳•桓公五年》:“秋,(周)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杜預注:“《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陳法。”《文選•張衡〈東京賦〉》:“鵝鶴魚麗,箕張翼舒。”李善注引薛綜曰:“鵝鸛、魚麗,並陣名也。”通“罹”。➊遭遇,落入。《詩•小雅•魚麗》:“魚麗于罶,鱨装。”《論衡•辨祟》:“逢福獲喜,不在擇日避時;涉患麗禍,不在觸歲犯月。” ➋忧愁。三國魏曹丕《大牆上蒿行》:“今爾何為自低卬,悲麗平壯觀?”黄节箋:“麗、罹古通用。”古诸侯国名。宋羅泌《路史•國名紀戊》:“麗,姬家。商時國。一作驪,男國也。秦曰驪邑。”3、麗读音为lǐ时,意思是数目。《詩•大雅•文王》:“商之孫子,其麗不億。”毛傳:“麗,數也。”孔穎達疏:“商之孫子,其數至多,不徒止於一億而已,言其數過億也。”同“欚”。大船名。《集韻•薺韻》:“欚,《説文》:‘江中大船名。’通作麗。”4、麗读音为sī时,意思是同“斯”。析。《集韻•支韻》:“斯,析也。亦作麗。”
麗  部  首
部外笔画
8
麗总笔画
麗  结  构
上下结构
麗同音字
常用字表
麗不是常用字
麗统一码
麗  五  笔
GMYX
麗  仓  颉
MMBBP
麗  郑  码
ALLT
四角号码
11212
通用字表
麗是通用字

麗字读音

lí ㄌㄧˊ

lì ㄌㄧˋ

麗字笔顺

横、竖、横折、点、横、竖、横折、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麗笔顺图解请看:麗笔顺)

麗相关字典

麗的解释

  • 麗 lì ㄌㄧˋ
    1. 成对的。后作“儷”。《小爾雅•廣言》:“麗,兩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八麗一師。”鄭玄注:“麗,耦也。”《文心雕龍•麗辭》:“豈營麗辭,率然對耳。”
    2. 结伴而行。《説文•鹿部》:“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王筠句讀:“旅,俗作侣。”漢張衡《西京賦》:“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
    3. 经过。《淮南子•俶真》:“夫貴賤之於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高誘注:“麗,過也。”
    4. 跨越。《論衡•薄葬》:“魯人將以璵璠斂,孔子聞之,徑庭麗級而諫。”
    5. 并排驾两匹牲口。《詩•鄘風•干旄》“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唐孔穎達疏引王肅云:“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漢書•揚雄傳上》:“麗鈎芒與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顔師古注:“麗,並駕也。”
    6. 匹,品配。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鳶飛入鷹隼,魚目麗璵璠。”
    7. 附着。《易•離》:“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王弼注:“麗猶著也。”孔穎達疏:“此廣明附著之義。以柔附著中正是附得宜,故廣言所附得宜之事也。”《後漢書•張衡傳》:“夫戰國交争,戎車競驅,君若綴旒,人無所麗。”李賢注:“麗,附也。”
    8. 施,加。《廣雅•釋詁三》:“麗,施也。”《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鄭玄注:“麗,施也。”《荀子•宥坐》:“官致良工,因麗節文。”王念孫雜志:“麗者,施也。言因良材而施之以節文也。”《吕氏春秋•貴卒》:“荆國之法,麗兵王尸者,盡加重罪,逮三族。吴起之智可謂捷矣。”
    9. 中,正着目标。《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杜預注:“麗,著也。”《北史•斛律金傳》:“羡及光並工騎射。少時獵……光獲少,必麗龜達腋;羡獲雖多,非要害之所。”《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飛矢麗帝甲如蝟毛焉。”
    10. 连接。《易•兑》:“象曰:麗澤兑。君子以朋友講習。”王弼注:“麗,猶連也。”孔穎達疏:“兩澤相連,潤説之盛。”南朝齊謝眺《暫使下都夜發新林》:“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
    11. 系;缠缚。《書•吕刑》:“惟時苗民,匪察于獄之麗。”曾运乾正讀:“麗,系也。”《禮記•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既入廟門,麗于碑。”鄭玄注:“麗,猶繫也。”《論衡•感虚》:“於是剪其髮,麗其手,自以為牲,用祈福於上帝。”
    12. 椽柱之类。后作“欐”。《莊子•秋水》:“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成玄英疏:“麗,屋棟也。”郭慶藩集釋:“《列子•湯問篇》:雍門鬻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絶。’梁欐即此所云梁麗也。……柱偶曰麗,梁棟相附著亦曰麗,正謂椽柱之屬。”又《人間世》:“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麗,屋穩也。”
    13. 美好;美妙。《廣雅•釋詁一》:“麗,好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王逸注:“麗,美好也。”唐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一:“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藥濃花滿目斑。”
    14. 华丽。《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孔穎達疏:“敝俗相化,奢侈華麗。”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15. 光华。《文選,揚雄〈甘泉賦〉》:“雲飛揚兮雨滂沛,于胥德兮麗萬世。”李善注:“麗,光華也。”唐常建《西山》:“物象歸餘清,林巒分夕麗。”
    16. 书法用语。唐竇臮《述書賦》上:“道徽之書,豐茂宏麗。”竇蒙注:“體外有餘曰麗。”
    17. 思虑。《小爾雅演言》:“麗,思也。”
    18. 古县名。《漢書•地理志上》:“琅邪郡。縣五十一。麗,侯國。”
    19. 姓。《通志•氏族略四》:“麗氏,晋匠麗之後。”
  • 麗 lí ㄌㄧˊ
    1. 〔魚麗〕也作“魚????”。古战阵名。《集韻•支韻》:“????,魚????,陣名。通作麗。”《左傳•桓公五年》:“秋,(周)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杜預注:“《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陳法。”《文選•張衡〈東京賦〉》:“鵝鶴魚麗,箕張翼舒。”李善注引薛綜曰:“鵝鸛、魚麗,並陣名也。”
    2. 通“罹”。➊遭遇,落入。《詩•小雅•魚麗》:“魚麗于罶,鱨装。”《論衡•辨祟》:“逢福獲喜,不在擇日避時;涉患麗禍,不在觸歲犯月。” ➋忧愁。三國魏曹丕《大牆上蒿行》:“今爾何為自低卬,悲麗平壯觀?”黄节箋:“麗、罹古通用。”
    3. 古诸侯国名。宋羅泌《路史•國名紀戊》:“麗,姬家。商時國。一作驪,男國也。秦曰驪邑。”
  • 麗 lǐ ㄌㄧˇ
    1. 数目。《詩•大雅•文王》:“商之孫子,其麗不億。”毛傳:“麗,數也。”孔穎達疏:“商之孫子,其數至多,不徒止於一億而已,言其數過億也。”
    2. 同“欚”。大船名。《集韻•薺韻》:“欚,《説文》:‘江中大船名。’通作麗。”
  • 麗 sī ㄙˉ
    1. 同“斯”。析。《集韻•支韻》:“斯,析也。亦作麗。”

〈英语〉beautiful, magnificent, elegant

〈德语〉Korea (S)​,schön ,schön, hübsch ,Li (Eig, Fam)

〈法语〉beau,(phonétique)​

麗音韵方言

  • 国际音标li˧˥; li˥˧
  • 唐代读音*lèi
  • 日语读音URUWASHII TSURANARU NARABU
  • 韩语罗马LI LYE
  • 现代韩语려 여
  • 越南语l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5 [客英字典] li5 [海陆腔] li6 li2 [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5 li3 [东莞腔] li5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li2 [陆丰腔] li6
  •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 近代音來母 齊微韻 平聲陽 黎小空;來母 齊微韻 去聲 利小空;
  • 中古音來母 支韻 平聲 離小韻 吕支切 三等 開口;來母 霽韻 去聲 麗小韻 郎計切 四等 開口;
  • 上古音黄侃系统:來母 齊部 ;來母 齊部 ;王力系统:來母 支部 ;來母 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