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麦门冬丸

麦门冬丸

《圣惠》卷四十二: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昆布3分(洗去咸味),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海蛤1两(细研),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逆,心胸烦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麦门冬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极要论》: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5两(去心),干地黄3两,蜀升麻5两,黄芩5两,栝楼7两,苦参8两,人参3两,黄连5两,黄柏5两。

制法上为末,以牛乳为丸,晒干。

功能主治消渴,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饮送下,1日2次。加至50-60丸。

注意芜荑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极要论》

《千金翼》卷二十二: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5两(去心),大黄1两,苦参1两,萎蕤1两,栀子(擘)1两,五加皮1两,黄芩1两,生犀屑1两,芍药1两,升麻1两,大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石发动,口干寒热,似鬼神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以蜜水送下,渐加至20丸。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外台》卷十一: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8分,茯苓8分,黄连8分,石膏8分,萎蕤8分,人参6分,龙胆6分,黄芩6分,升麻4分,枳实5分,枸杞子10分,栝楼根10分,生姜(屑)10分,茅根(切)1升,粟米3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肠胃热实。主消渴。

用法用量方中枸杞子,《外台》作地骨皮

注意猪肉、酢物。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外台》卷十一

《外台》卷十注文引《经心录》: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干姜6分,麦门冬10分(去心),昆布(洗)6分,海藻(洗)6分,细辛4分,海蛤4分,蜀椒(熬)4分,桂心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得冷,辄胸中上气,喉中常如吹管声,咳嗽唾清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饮送下。渐加至20丸,1日3次。或为散,每服方寸匕,1日3次。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十注文引《经心录》

《圣惠》卷三十八: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五加皮半两(锉),犀角屑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赤芍药2分,黄芩1分,大青半两,甘草半两(生,锉),苦参3分(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头痛,口舌干焦,寒热发歇似鬼神为病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2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3分,茯神(去木)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柏子仁1两,石菖蒲(切,焙)1两,枸杞子1两,生干地黄(焙)1两,百部根(去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山芋1两半,人参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贝母(去心,炒)1两半,防风(去叉)1两1分,五味子1两1分,丹参1两1分,远志(去心)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育神,强力益志,兼止肺嗽,及肾脏风冷。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食后常含化1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普济方》卷二九九: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五味子1两,生甘草1两,麦门冬青苗(4寸许)4两(焙干)。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蜜调涂舌上。或以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含化亦得。麦门冬,取根1寸许白者,却将水煮灌漱。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普济方》卷六十二: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黄连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门冬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二

《朱氏集验方》卷二: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烂研成膏)、瓜蒌根、黄连(去须)。

制法上为末,入麦门冬内,捣匀为丸。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早、晚食后煎麦门冬汤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2两,芎?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锉)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芍药2两,赤茯苓(去黑皮,锉)2两,大黄(锉,炒)半两,槟榔(煨,锉)3枚,诃藜勒(煨,取皮)5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涂酥为剂,捣熟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益气滑胎。主妊娠数日不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2两,木通(锉)半两,人参半两,五味子半两,黄耆(锉)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桑上寄生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升麻半两,泽兰半两,枳壳(去瓤,麸炒令黄)3分,大黄(锉,微炒)3分,当归(切,焙)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乳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以愈为度。先用诸汤药涂敷拓,后服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3分,昆布(洗去咸,焙)3分,黄耆(焙)1两,大黄(锉,蒸)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瘿肿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石膏(煅)1两,萎蕤1两,人参1两,升麻1两,龙胆1两,栝楼根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生姜(切,焙)1两,枸杞根皮(洗,切)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粟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三: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焙),栝楼根3分,知母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两(去须),铁粉1两半(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铁粉,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狂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3两,栝楼根3两,大麻仁(研)3两,大黄(蒸二度,切,炒)3两,苦参粉3两,铁粉3两,鸡膍胵黄皮(炙)7枚,黄芩(去黑心)1两半,泽泻1两半,龙齿(研)2两,土瓜根2两,知母(焙)2两,石膏(研)2两,银箔200片(和龙齿石膏研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25丸,食后煎生地黄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泽泻1两,茺蔚子1两,枸杞子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石决明(刮净)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后,眼暗有翳,及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五: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虎睛1对(微炙),龙齿(研)1两,金箔(研)100片,银箔(研)100片,石膏(研)1两,升麻1两,枳实(麸炒)1两,生姜(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锉)1两,玄参3分,萎蕤(炒)3分,芍药3分,甘草(炙,锉)3分,远志(去心)3分,柏子仁(生用)半两,薤白(细切,焙干)半两,牛黄(别研)半两。

制法上药除虎睛并别研6味外,余捣罗,再与研者同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魂定志。主风癫狂乱失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地骨皮汤送下,日3夜1,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三: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3两,地骨皮3两,山芋3两,山茱萸3两,蔓荆实(去白皮)3两,人参3两,防风(去叉)3两,沙参3两,芍药3两,枳壳(去瓢,麸炒)3两,升麻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甘菊花3两,玄参3两,羌活(去芦头)3两,龙胆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毒风发,起即欲卧,卧即欲起,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万全方》: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龙脑(细研)半分,甘草(炙)半两,犀角屑半两,粉霜半两,朱砂半两,马牙硝(各研)半两,生干地黄半两,子芩半两,赤茯苓1分,牛黄(研入)1分。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壅热,脑干无涕,时有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蜜水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万全方》

《圣惠》卷八十八: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耆半两(锉,微炒),黄连半两(去须),青蒿子半两,桑根白皮半两(锉),柴胡3分(去苗),地骨皮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虽食,不着肌肤,羸瘦骨热,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熟水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七十五: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柴胡1两(去苗),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刺蓟1两,桑寄生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头重,不思饮食,四肢痿弱,多卧少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淡竹茹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五十八: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2两(去心,焙),黄耆1两(锉),茯神半两,栝楼根1两,子芩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蒲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车前子1两,木通1两(锉),生干地黄1两,滑石2两,石韦1两(去毛),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如血色,小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土瓜根(锉)1两,山茱萸1两,鹿茸(酒浸,炙,去毛)1两,牛膝(去苗,锉)1两,狗脊(碎,锉,去毛)1两,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黄连(去须)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晒干,别摘为末)1两半,龙骨(烧)3分,牡蛎(煅)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口干喜饮水,小便数,心烦闷,健忘怔忪。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煮小麦饮送下,加至30丸。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得效》卷十六:麦门冬丸

药方名称麦门冬丸

处方地黄麦门冬车前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旋焙旋研,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内障眼。一切病眼翳晕,昏涩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酒送下。

摘录《得效》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忽鹿麻散

    《圣惠》卷七十九:忽鹿麻散药方名称忽鹿麻散处方忽麻子1两,红兰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琥珀半两,嫩荷叶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产后躁热,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 阑尾二号消炎片

    药方名称阑尾二号消炎片处方蒲公英1562g,厚朴260g,皂角刺260g,大黄260g,硬脂酸镁5g,淀粉170g。制法取蒲公英干燥粉碎,过120目筛,称取300g剩余的粗粉与厚朴、皂刺、大黄同煎二次

  • 滋阴化痰汤

    药方名称滋阴化痰汤处方当归(酒炒)川芎白芍(好酒炒)熟地黄黄柏(酒炒)知母(酒炒)陈皮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阴虚痰火所致的尾骨痛。用法用量上锉为末,少用官桂为引,或以前胡、

  • 驱痰饮子

    药方名称驱痰饮子处方天南星10片(汤浸七次)半夏(汤洗七次)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赤茯苓草果(去壳,切碎)各15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头痛背疼,饮食呕恶者。用法用量每服6

  • 白银锭子

    药方名称白银锭子处方白芷3两,白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铁勺熔成饼,再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去火毒,为末,用面糊和为锭子成条。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漏内,直透里痛处为止。每日上3次,至7日为止,至9

  • 立消散

    《疡医大全》卷八:立消散药方名称立消散处方雄黄6.6克穿山甲9克 生大黄(锦纹者良)芙蓉叶五倍子(炒)各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肿毒。用法用量滴醋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如干又敷,不过十日自消

  • 狐肝丸

    《圣济总录》卷六:狐肝丸药方名称狐肝丸处方腊月狐肝1具,腊月朴嘴鸦1只(去嘴爪),藿香2两,桑螵蛸1两半,白附子1两半,地骨皮1两半,麦门冬1两,干蝎(炒)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半,白花

  • 和疟清痢饮

    药方名称和疟清痢饮处方紫苏1钱5分,当归8钱,藿香3钱,枳壳2钱(炒),槟榔1钱5分,青皮1钱5分,车前子3钱,炙甘草3分,广木香1钱5分,煨姜2钱。功能主治痢初起恶寒发烧,恶心呕吐,下痢腹痛,颇似疟

  • 地干丸

    药方名称地干丸处方槐角2两,当归身1两,黄耆1两,生地黄2两,川芎5钱,阿胶5钱,黄连1两,连翘1两,黄芩1两,枳壳1两,秦艽1两,防风1两,地榆1两,升麻1两,白芷5钱。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

  • 补气升阳和中汤

    药方名称补气升阳和中汤处方生甘草1钱,酒黄柏1钱,白茯苓1钱,泽泻1钱,升麻1钱,柴胡1钱,苍术1钱5分,草豆蔻仁1钱5分,橘皮2钱,当归身2钱,白术2钱,白芍药3钱,人参3钱,佛耳草4钱,炙甘草4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