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苏散

香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

药方名称香苏散

处方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陈皮二两(不去白)。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瘟疫、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

若作细末,只服二钱,入盐点服。

备注尝有白发老人授此方与一富人家,其家合施,当大疫,城中病者皆愈。其后疫鬼问富人,富人以实告。鬼曰:“此老教三人矣,稽颡而退”。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香苏散

药方名称香苏散

处方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120克甘草(炙)30克陈皮60克(不去白)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理气解表。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6克,入盐点服。

注意服药期间,戒食荤腥、酒、肉。

备注方中紫苏叶辛温解表,温中行气;香附陈皮理气畅中;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表之功。方中紫苏香附有安胎作用,故妊娠感冒,用之亦颇适合。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世医得效方》卷一:香苏散

药方名称香苏散

处方香附150克(炒去毛)紫苏(去根)75克陈皮60克甘草60克苍术60克(切片,米泔浸,炒黄)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伤湿、伤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2根煎,不拘时候服。得汗为妙。

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荆芥穗各1.5克,咳嗽声重,痰多涕稠,加半夏、苦梗,乌梅各1.5克,桑白皮2.1厘米,心疼,加石菖蒲半夏各15克,泄泻,加木香藿香各1.5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一

卫生宝鉴》卷十四:香苏散

药方名称香苏散

处方陈皮(去白)30克防己木通紫苏叶各15克

制法上四味,为末。

功能主治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猜你喜欢

  • 防风羌活汤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防风羌活汤药方名称防风羌活汤处方防风羌活连翘升麻夏枯草牛蒡子川芎黄芩(酒浸)甘草昆布(洗)海藻(洗)僵蚕功能主治主瘰疬发热。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体虚者

  • 琥珀煎丸

    《普济方》卷三三四:琥珀煎丸药方名称琥珀煎丸处方当归1两,芎?1两,熟地黄1两,赤芍药1两,川楝子半两,玄胡索半两,蓬术半两,琥珀(另研)半两,香附子1两半。制法上除琥珀外,用好陈酒1大碗,煮干焙过,

  • 垂命茯苓丸

    药方名称垂命茯苓丸处方茯苓2两,白术2两,泽泻2两,牡蒙2两,桂心2两,牡蛎2两(熬),牡荆子2两,薯蓣2两,杜仲2两,天雄2两(炮),人参2两,石长生2两,附子2两,干姜2两,菟丝子2两,巴戟天2两

  • 葛根桂枝汤

    药方名称葛根桂枝汤处方葛根、防风、甘草、桂枝、赤芍、升麻。功能主治辛热发散。主麻疹初起,值时令大寒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淡豆豉1钱为引。摘录《麻科活人》卷二

  • 擦牙乌须方

    《医统》卷六十六:擦牙乌须方药方名称擦牙乌须方处方青盐1斤,嫩槐枝叶5斤,黑铅4两,没石子(尖者)7钱。制法上用黑铅、青盐入锅同槐枝炒搅,俱以成灰提起听用。将没石子研细末和入,用瓷器盛之。功能主治先期

  • 牛膝汤

    药方名称牛膝汤处方滑石八两,当归(去苗.酒浸)、木通,各六两;牛膝(去苗.酒浸.焙)、瞿麦,各四两;冬葵子五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产儿已出,胞衣不下,脐腹坚满,胀急疼痛,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亦宜

  • 调中五参丸

    药方名称调中五参丸处方人参1两,丹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玄参1两,防风1两,蜀椒(去目闭口者)1两,附子(炮去皮)半两,干姜半两,葶苈1合(熬),大黄4两(蒸大黄于5升米下,及热切之,日晒干),

  • 合明散

    《原机启微》:合明散药方名称合明散处方楮实覆盆(酒浸)车前(酒蒸)石斛各30克沉香(另研)青盐(别研)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雀目。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

  • 榉树菌子丸

    药方名称榉树菌子丸处方榉树菌子1两,虾蟆1枚(炙令黄),葫荽子1合,黄牛角(角思)(炙黄)1两,鳗鲡鱼头1枚(炙令黄)。制法上为末,以水煎白胶香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痔,下血不止,肛边生鼠乳,疼

  • 槐胶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槐胶丸药方名称槐胶丸处方槐胶(以酒化为膏)2两,牛黄(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羚羊角(镑)1两,石龙子(炙焦,别研)1枚,蜈蚣(微炙,别研)5枚,丹砂(研)半两,干蝎(微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