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童散

还童散

奇方类编》卷上:还童散

药方名称还童散

处方密蒙花1斤(蜜水拌蒸3次),木贼4两(去节,微炒),川芎8两(蜜水拌蒸),白蒺藜4两(焙黄,去刺),石决明4两(火焙,为末,九孔者更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目昏暗,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清茶下。

摘录奇方类编》卷上

御药院方》卷八:还童散

药方名称还童散

处方丁香1两,麝香叶1两,官桂(去粗皮)1两,露蜂房(烧烟尽)1两,川椒(去目,微炒)1两,牡蛎(烧)1两,吴茱萸(炒)1两,零陵香1两,木鳖子(去皮)1两,马蔺花1两,韶脑(别研)1两,白矾灰1两,紫稍花2两,蛇床子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外固,壮阳气。主

用法用量每用药3匙,水1碗半,煎至1碗,滤去滓,乘热熏,俟汤通手时,自少腹以下淋浴,临睡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葛根清胃汤

    药方名称葛根清胃汤处方黄连葛根升麻甘草生地 山栀 丹皮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后,心下烦闷,渴而引饮,唇口干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加石膏、人参、知母、花粉。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加减三黄二香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黄二香散处方锦纹大黄5钱,生蒲黄4钱,川黄柏3钱(共生研细末),再入原麝香3分,上梅片3分。制法上和匀为末。功能主治消散。主疫喉初起,项外漫肿。用法用量用茶清调敷;或用白蜜融化敷之亦可。

  • 六君子汤

    《世医得效方》卷五:六君子汤药方名称六君子汤处方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和中化痰。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

  • 百风汤

    药方名称百风汤别名省风汤处方独活3钱,芎?2两,防风2两,当归2两,桂心2两,茯苓、附子、细辛、天麻1两,干蝎(炒),甘草1两。功能主治四肢垂曳,骨节疼痛。用法用量方中茯苓、附子、细辛、干蝎用量原缺。

  • 清中丸

    药方名称清中丸处方宣连(不拘多少,锉,用好酒浸过一指许,约一伏时滤出,焙干)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温开水送下30~50丸。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黄连通圣散

    药方名称黄连通圣散处方防风通圣散加黄连、薄荷。功能主治脑漏。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橘皮粥

    《圣惠》卷九十七:橘皮粥药方名称橘皮粥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1两,大腹子3枚,桑根白皮1两半,生姜3分(切),粳米2合。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脚气。心胸壅闷,气促不食。用法用量以水

  • 八珍益母十全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药方名称八珍益母十全丸处方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

  • 快脾饮子

    《杨氏家藏方》卷六:快脾饮子药方名称快脾饮子别名快中饮子处方草果子(去壳称)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陈橘皮(去白)1两,半夏(生姜自然汁1盏煮干)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两,甘草(炙

  • 桔梗二陈汤

    药方名称桔梗二陈汤处方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桔梗枳壳黑山栀黄芩黄连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