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辰砂丹

辰砂丹

普济方》卷二四三: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辰砂1钱,生麝半钱,蝎梢1钱(去尾尖),乳香半钱。

制法上用皴皮草乌(去皮尖)2-3钱,合为末,一半入药,一半米醋煮熟取起,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足掌疼。

用法用量方中乳香,《奇效良方》作“沉香”。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

普济方》卷一○○引《卫生宝鉴》: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猪心1个。

制法猪心破作两片,去心内血,用好辰砂塞满为度,以布线缝合,外合灯心包裹,以麻线纵横缠定,以溏砂罐一个,入井水一半,河水一半,令十分满,用文武火煮一复时,出去猪心,将朱砂细枣肉为丸,如绿豆大。入茯苓二两半(焙干),甘草半两(炒令赤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经热痫邪。

用法用量每用1大钱,沸汤点咽,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引《卫生宝鉴

卫生宝鉴》卷十六: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朱砂(一半入药,一半为衣)5钱,信砒5钱,雄黄5钱。

制法上为末,加白面6钱,同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星宿全时用无根水送下。

注意忌湿面热物。

临床应用疟痢:征南副帅大忒木儿,已未奉剌立息州,其地卑湿,军多病疟痢,予合辰砂丹、白术安胃散,多痊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六

《施圆端效方》引阴阳樊元真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朱辰砂半两,明信砒半两,粉霜半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熔蜡7钱,油7点为剂,油纸裹,旋丸如小豆大,小儿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赤白毒痢,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甘草水冷下。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阴阳樊元真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朱砂1钱,天麻1钱,南星(炮)1钱,僵蚕1钱,白芷1钱,牛黄少许,脑少许,麝少许。

制法上为末,粳米饭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夜啼,搐搦潮发。

用法用量每服1丸,金银薄荷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

儒门事亲》卷十二: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信1钱,雄黑豆60个或2两。

制法上为细末,朱砂为衣,端午日合。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无根水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施圆端效方》引大名杨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三):辰砂丹

药方名称辰砂丹

处方雄黄半两,明砒5钱(同研极细),绿豆粉1两,黑豆面1两,朱砂2钱(留一半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诸种疟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未发前新水送下,小儿黄米大。

注意忌热食一时辰;忌荤酒、果、硬物;凡治疟病,但热不寒者,勿服。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大名杨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三)

猜你喜欢

  • 清肝宁心汤

    药方名称清肝宁心汤处方钩藤15-30克,丹参30克,合欢皮12克,生珍珠母20克,夏枯草15克,酸枣仁15克,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养心安神。主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热忧心神。(神经衰弱)用法用

  • 灯花丸

    药方名称灯花丸处方灯花20个,乳香(皂子大)2块。制法上为末,粟米饮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惊啼,夜啼。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桃心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三甲散

    药方名称三甲散处方鳖甲龟甲(并用酥炙黄为未,如无酥,各以醋炙代之)各3克穿山甲(土炒黄,为末)1.5克蝉蜕(洗净,炙干)l.5克僵蚕(白硬者,切,生用)1.5克牡蛎(煅为末)1.5克蟅虫3个(干者擘碎

  • 加减润燥汤

    《万病回春》卷二:加减润燥汤药方名称加减润燥汤处方当归3.6克川芎3克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半夏(姜

  • 至圣保命金丹

    药方名称至圣保命金丹别名保命金丹(《医学纲目》卷十)。处方贯众30克 生地黄21克大黄15克青黛板蓝根各9克朱砂(研)蒲黄薄荷各7.5克 珠子(研)龙脑(研)各4.5克麝香3克(研)牛黄7.5克(研)

  • 七星丸

    药方名称七星丸处方水银10克(或红粉10克)大风子仁20克 核桃仁20克制法将三药放入小石臼内(不碰铁器),捣烂如泥,不见水银为度。匀分搓成7丸。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疥疮。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取1丸搓擦

  • 北地太守酒

    药方名称北地太守酒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

  • 浚川丸

    《医学入门》卷七:浚川丸药方名称浚川丸别名十水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桑白皮大戟雄黄茯苓芫花甘遂商陆泽泻巴戟葶苈各15克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逐水消肿。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3克,五更时姜汤调下,醋糊

  • 乌头煎

    药方名称乌头煎别名大乌头煎(《金匮要略》卷上)。处方乌头大者10克(熬去皮,不哎咀)。功能主治破积,散寒,止痛。治寒疝绕脐腹痛,若发则冷汗出,手足厥冷,脉沉紧者。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

  • 对姜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对姜丸药方名称对姜丸处方半夏天南星各250克干姜500克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化痰饮。主膈有寒痰,呕逆眩晕。用法用量用米饮送下30~50丸,不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