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贝母煎

贝母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90克紫菀五味子百部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黄汁300毫升,生麦门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黄麦门冬汁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枣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咸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

《圣惠》卷四十六: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五味子半两,百部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白前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煎至1大盏半,去滓;入生地黄汁5合,生麦门冬汁3合,白蜜3合,酥2两,于银锅内,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3两,紫菀2两,五味子2两,百部根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研)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暴热咳。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和地黄汁3升,生麦门冬汁1升,白蜜5合,好酥2合,生姜汁1合;又先取地黄麦门冬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枣大,含咽之,日3夜2服。

注意海藻菘菜、咸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

医学集成》卷三: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桑皮、苏子、花粉、沙参百合、前罔、射干薄荷枇杷叶。

功能主治小儿肺热胀满,发为龟胸。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鸡峰》卷二十二: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知母榧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漏疮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食前艾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桂香汤

    《医钞类编》卷十七:桂香汤药方名称桂香汤处方当归、川芎、桂心。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腹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4-5钱,水、酒同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圣济总录》卷一○○:桂香汤药方名称桂香汤处

  • 苍龟丸

    药方名称苍龟丸处方苍术2两半,龟版2两半,白芍2两半,黄柏5钱(一方加黄芩5钱)。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功能主治痢后脚弱渐小。痢后风,痢后脚弱渐不能行步。用法用量四物汤加陈皮、甘草煎汤送下。摘录《医学入

  • 赤丸

    《金匮要略》卷上:赤丸药方名称赤丸处方茯苓56克半夏56克(洗)乌头28克(炮)细辛14克制法上四味,研末,纳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饮止痛。主寒饮腹痛,手足厥逆。用法用量空

  • 风温汤

    药方名称风温汤处方薄荷、连翘、杏仁、牛蒡子、桔梗、桑白皮、生甘草、黑山栀。功能主治风温发痧。各家论述此手太阴、足阳明两经药也。风温之邪治以辛凉,薄荷,桔梗以祛风,杏仁、桑皮以宣肺,连翘、牛蒡以散热,栀

  • 安胎补火汤

    药方名称安胎补火汤处方大熟地5钱(净西砂仁末1钱2分同捣烂),北枸杞3钱,菟丝饼2钱,正关鹿膏3钱(牡蛎粉拌炒),破故脂3钱(盐水炒),川续断2钱(酒炒),白归身3钱(酒炒,大便溏者用土炒),正川芎1

  • 上马丸

    药方名称上马丸处方川乌(炮)、木香(不见火),各半两。龙骨(酥炙)、牛膝、杜仲、木瓜、当归(酒浸)、败龟板(酥炙)、自然铜(醋淬)、黄蓍(蜜炙)、白术,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灯花膏

    药方名称灯花膏别名火花膏、花火膏处方灯花7个,硼砂1字,朱砂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以蜜调成膏。功能主治小儿夜啼。热燥,小便赤,口暖有汗,仰身而啼。用法用量火花膏(《赤水玄珠》卷二十五)、花火膏(《婴童

  • 沉香化滞丸

    《重订通俗伤寒论》:沉香化滞丸药方名称沉香化滞丸处方沉香6钱,山楂肉1两5钱,川锦纹1两5钱,川朴1两2钱,枳实1两2钱,槟榔1两2钱,条芩1两2钱,陈皮1两2钱,半夏曲1两2钱,生晒术1两2钱,广木

  • 木贼煎

    药方名称木贼煎处方半夏青皮各15克木贼厚朴各9克 白苍术槟榔各3克功能主治治疟疾,形实气强,多温多痰者。用法用量用陈酒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露一宿,于未发之先二时温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龙黄散

    药方名称龙黄散处方枯矾龙骨(煅)黄丹各15克(炒)麝香(研)3克制法上同研细。功能主治治小儿聘耳,汁出不止。用法用量先以绵杖子捻却耳中脓水,再用药少许掺在耳内。摘录《婴童百问》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