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丸

调经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香附(炙)200两,阿胶(炒)100两,熟地100两,川芎50两,白术(炒)75两,橘皮50两,茯苓50两,当归75两,白芍75两,麦冬50两,法半夏50两,川断50两,丹皮50两,玄胡索(醋炙)25两,没药(炙)26两,益母草100两,吴茱萸(炙)25两,小茴香(炒)25两,甘草15两,黄芩50两,艾叶(炒炭)5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理气调经,止痛散瘀。主经血不调,行经腹痛,气滞血凝。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女科秘要》卷三: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三棱1两,蓬术1两,川归1两,白芍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玄胡1两,白茯苓1两,川芎8钱,砂仁8钱,乌药8钱,香附1两2钱,大茴香2两,小茴香2两。

制法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皆虚,月经前期,色如猪肝水,五心作热,腰痛,小腹痛,面色痿黄,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先服黄芩散退其烦热,后服此方。

摘录女科秘要》卷三

《嵩崖尊生》卷十四: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当归2两,白芍2两,山萸2两,山药2两,生地2两,香附2两,茯苓1两5钱,丹皮1两5钱,泽泻1两5钱,炒栀1两5钱,陈皮1两5钱,益母1两,川芎1两,白术1两。

功能主治经水或前或后,时多时少,时数时断。

用法用量蜜丸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当归1两,陈皮1两,白芷1两,牛膝1两,三棱1两,蓬术(醋制)1两,玄胡索1两,白术1两5钱,川芎1两5钱,枳壳1两5钱,小茴香1两5钱,熟地1两5钱,香附2两,粉草5钱。

制法醋煮粳米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扶脾胃,调经水。主室女17-18岁,脾胃虚弱,误食生冷,经脉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颜色青黄,饮食少进,寒热往来,四肢困倦,头痛目弦,肚腹疼痛,五心烦热,呕吐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90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先服逍遥散,次取加味八珍汤,再服此方。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准绳·女科》卷四: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香附半斤(童便、酒、醋各浸1分,生1分,俱酒炒),川杜仲(姜汁炒)半斤,大川芎4两,白芍药4两,当归(去尾)4两,怀生地4两,广陈皮4两,小茴香(酒炒)4两,玄胡索(略炒)4两,肉苁蓉(酒浸)4两,旧青皮(麸炒)4两,台乌药(炒)4两,枯黄芩(酒炒)4两,乌贼鱼骨(酥炙)4两。

制法上为末,醋和面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好酒送下。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回春》卷六: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熟地黄(姜汁炒)1两,青皮(麸炒)1两,陈皮1两,枳壳(去瓤,炒)1两,白术(去芦)1两,厚朴(姜汁炒)1两,小茴香(炒)1两,艾叶(去筋)1两,三棱(煨醋炒)1两,莪术(煨醋炒)1两,砂仁1两,白芷1两,牛膝(去芦,酒洗)1两,玄胡1两,香附(醋炒)5两,粉草5钱,琥珀5钱(另研入)。

制法上为末,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闭。

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有赤芍,无琥珀

肚痛,加苍术,去白术

摘录《回春》卷六

《便览》卷四: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熟地3两,当归2两,芍药1两半,香附4两,莪术1两,陈皮1两,白术2两,枳实1两,乌药1两,砂仁5钱,阿胶5钱,艾叶7钱。

制法艾叶香附、芍药一处醋煮透焙干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有积块,或赤白带下,或经水2-3月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米汤送下。

腹痛,加玄胡。

摘录《便览》卷四

《集验良方》卷二: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丹参1斤(切薄片)。

制法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

功能主治经水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开水送下。

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谢利恒家用良方》: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熟地6两,砂仁(打细,和黄酒炒,九蒸九晒)3钱,当归(酒蒸)4两,白芍(酒炒)3两,川芎(酒蒸)1两半,丹参(酒蒸)3两,茺蔚子(酒蒸)4两,香附(醋酒制)4两,姜汁(盐水制)1两,白术(陈土炒)4两。

制法以益母草8两,酒、水各半,熬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腹时淡盐汤送下。

血热者,加丹皮,生地各2两;血寒者,加肉桂5钱。

摘录《谢利恒家用良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香附1两(童便炙),苍术1两,赤苓1两,川芎3钱,乌药1两,黄柏3钱(酒炒),泽兰1两,丹皮8钱,当归8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叠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调经养血,止痛散瘀。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开水空心送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五虫四藤汤

    药方名称五虫四藤汤处方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达脉络。主血瘀阻络。用法

  • 九黄丹

    药方名称九黄丹处方乳没药6克 川贝雄黄各6克 升丹9克 辰砂3克 月石6克 梅片0.9克石膏(煅)18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毒拔脓,去瘀化腐。治一切痈疽已溃。脓流不畅。腐肉不脱者。用法用量掺疮

  • 白泽丸

    药方名称白泽丸处方阳起石1两半(煅令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脐,取末)1两半,钟乳粉(成炼好者)2两,白檀香(末)1两,滴乳香(别研)1两,麝香1钱(别研)。制法上药和匀,滴水和成剂,分作60丸。功

  • 陈苓术芍甘连汤

    药方名称陈苓术芍甘连汤处方陈皮1钱,茯苓2钱,白术8分,白芍8分,甘草1钱,川连1钱。功能主治扶土抑木。主胆汁入胃,木火乘土,痢色绿者。摘录《温热经解》

  • 藕羹

    药方名称藕羹处方藕250克(去皮,薄切)薄荷一握莼菜250克 豉50克功能主治治心中烦热,狂言目眩。用法用量上药以水浓煎,豉汁中作羹,入五味饱食之,饥即再作食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 投杯汤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投杯汤药方名称投杯汤别名麻黄石膏汤处方小麦1升,麻黄4两(去节),厚朴5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5合。功能主治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鸣。用法用量麻黄石膏汤(《千金》卷十八)。

  • 鲜橙汁冲米酒

    药方名称鲜橙汁冲米酒处方鲜橙汁半碗 米酒1~2汤匙制法将米酒冲入鲜橙汁内即可。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适用于妇女急性乳腺炎早期,妇女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红肿、硬结疼痛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饮服。摘录《滇

  • 栀子二陈汤

    药方名称栀子二陈汤处方炒栀子1钱,川芎5分,胆星5分,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功能主治刺心嘈杂,干噎。用法用量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用量原缺。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大戟汤

    方出《本草图经》引《兵部手集方》(见《证类本草》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一:大戟汤药方名称大戟汤处方大戟1大两,当归1大两,橘皮1大两。功能主治水病,无问年月深浅。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大升,煮取7

  • 马齿苋粥

    药方名称马齿苋粥处方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温热食。注意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