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藜芦丸

藜芦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皂荚恒山牛膝各30克巴豆20枚

制法上五味药,先熬藜芦皂荚色黄,合捣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胃疟,善饥而不能食,食则腹胀。

用法用量晨起服1丸,发作时服1丸。一日勿饱食。

注意服药期间,忌野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狸肉;勿饱食。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千金》卷十五: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2分,黄连2分,附子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泄清痢。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千金》卷十五

《圣惠》卷十三: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半两(去藜头),桂心1两,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生(匿虫)疮,时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外台》卷五引《删繁方》: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1两,皂荚1两(去皮子),常山1两,巴豆30枚(去皮,熬),牛膝1两。

制法上熬藜芦皂荚色令黄,合捣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五脏疟并胃腑疟。

用法用量旦服1丸,未发前服1丸,正发1丸,1日勿食饮。

注意忌野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狸肉

摘录《外台》卷五引《删繁方》

《圣惠》卷三十四: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1分,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麝香1分(细研),附子半两(去皮,生用)。

制法上为末,消黄蜡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牙齿蚛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1丸,纳虫孔中,有津即吐却。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炙,去苗)1两,皂荚(酥炙,去皮子)1两,巴豆1两(去心皮膜,炒出油)。

制法上为末,与巴豆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霍乱、赤白冷热等利及暴泻,病势初发,吐泻不止,食入不得。

用法用量每旦服1丸,米饮送下。取利为度,赤利稍加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千金》卷九: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1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扁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得病1日已上,4日已来,不得吐。

用法用量伤寒不食服2丸,不知增之。服药后日移三丈不吐,进热粥汁发之。

摘录《千金》卷九

《圣惠》卷五十六:藜芦丸

药方名称藜芦丸

处方藜芦1两(去芦头,微炙),皂荚3分(去黑皮,涂酥,炙焦黄,去子),桔梗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诸疰,及冷痰、痰饮、宿酒癖疰。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以温酒送下。利下恶物即住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猜你喜欢

  • 郴州蛇药片

    药方名称郴州蛇药片处方丛枝蓼4000g,白花败酱草2000g,辅料适量。制法上制成1200片。功能主治清热,解蛇毒,消肿止痛。主毒蛇、毒虫咬伤。用法用量每服10片,首次量加倍,温开水送下,每日4次。亦

  • 柳绿散

    《普济方》卷六十七:柳绿散药方名称柳绿散处方青黛、蒲黄、雄黄、枯白矾各等分(一方有五倍子无雄黄)。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牙疳。用法用量贴患处。慢牙疳,敷此药少加信。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七《医方类聚》卷

  • 锦节丸

    药方名称锦节丸处方真锦灰半两,藕节灰半两,滴乳香1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咳血,呕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及临卧噙化。摘录《济生》卷二

  • 古墨霜

    药方名称古墨霜处方灯心炭4两,柿霜饼16两,冰片6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装瓶、大瓶1钱6分,小瓶8分。功能主治清胃热,祛火。主胃火上攻,口舌生疮,糜烂肿疼。用法用量用凉开水蘸药少许抹患处。摘录《北京市

  • 蓝药膏

    药方名称蓝药膏处方青黛15g,海螵蛸68g,石膏末125g,冰片3g,凡士林936g。制法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小儿牛黄散

    药方名称小儿牛黄散处方大黄30克 浙贝黄连花粉赤芍甘草银花连翘(去心)各15克 炒二丑12克 制没药制乳香各4.5克 共为细粉对入:雄黄面7.5克牛黄1.35克冰片7.5克麝香珍珠各0.45克制法上药

  • 大琥珀丸

    药方名称大琥珀丸处方木香2两(细切,微炒),琥珀2两(生用),北亭1两(以热汤化为水,澄去砂石,取青者,自瓷器内熬成粉),京芎2两(炒),官桂1两(去皮),当归1两(略炒),白僵蚕1两(拣直者,去丝取

  • 仲景胃灵丸

    药方名称仲景胃灵丸处方肉桂、延胡索、牡蛎、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白芍、炙甘草性状为黑褐色的微丸;气芳香,味辛、甘。炮制以上八味,白芍、炙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

  • 济艰催挽汤

    药方名称济艰催挽汤处方熟地2两,山药1两,当归2两,牛膝3钱,玄参1两,车前子1钱。功能主治纯补精血,通畅上下。主精血津液不足之噎膈翻胃。用法用量水煎服。1日1剂。摘录《辨证录》卷五

  • 理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理阴煎药方名称理阴煎别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处方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 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 或加肉桂3~6克功能主治益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