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根饮

芦根饮

《通俗内科学》: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1钱,麦冬1钱,地骨皮1钱,生姜1钱,栀皮5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肺痨。

用法用量水2钟,煮8分,温服。

摘录《通俗内科学》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锉)半两,冬瓜皮半两(切,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干呕。

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别名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切)1升,青竹茹1升,粳米3合,生姜2两(切)。

功能主治伤寒后干呕不食。

用法用量芦根饮子(《千金》卷十)。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芦根甘寒,降伏火,利小水;竹茹甘寒,除胃热,清燥金;生姜辛温,祛寒饮,散逆气,二者皆能和胃,胃和则呕止;加粳米者,亦藉以调中州也。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锉,焙)1两1分,人参1分,水萍(紫者,焙干)1分,枇杷叶(拭去毛)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入薤白4寸(拍破),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别名芦根

处方芦根(切)1升,栝楼3两,人参3两,甘草3两,茯苓3两,生麦门冬4两。

功能主治产后大渴不止。

用法用量芦根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2两(洗,锉),人参1两,枇杷叶(炙,拭去毛)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芦根饮

药方名称芦根饮

处方芦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人参半两,知母(焙)1两,粟米1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兼呕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少许(擘破),同煎至5分,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猜你喜欢

  • 槟榔大黄汤

    药方名称槟榔大黄汤别名大黄汤处方槟榔4枚(锉),大黄(锉)1两,甘草1两,皂荚1挺(不蛀者)。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积滞。用法用量大黄汤(《普济方》卷二三四)。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 马齿苋汁

    药方名称马齿苋汁别名马齿汁处方马齿苋。制法上药烂捣,绞取汁3合。功能主治小儿赤丹,色纯赤,为热毒搏于气血。冷利。用法用量马齿汁(《卫生总微》卷十一)。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 加味参茯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茯饮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半夏3钱,天花粉3钱,甘草1钱,竹沥2合,附子1片。功能主治痰积上焦,哭笑无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加减阿胶散

    药方名称加减阿胶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阿胶、黄芩、黄连、香薷、陈皮、枳壳、甘草、白茯、泽泻。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用法用量如血痢,加地榆;白痢,加艾叶、木香;痢久虚人,加参、术、黄耆。摘录《古今医鉴

  • 柴胡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散药方名称柴胡散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 大七香圆

    药方名称大七香圆处方香附子(炒)一百九十二两,麦蘖(炒)一百两,丁香皮三百三十两,缩砂仁、藿香(叶),各二百五十两。甘松、乌药,各六十四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二百五十两。

  • 龟鹿固本丸

    药方名称龟鹿固本丸处方熟地2两,莲米4两,丹皮1两5钱,枣皮2两,淮药1两,川牛膝2两,当归2两,远志1两,枸杞2两,泽泻1两,白芍2两,甘草1两,鹿胶1两,龟胶2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金钗石斛4两煎水

  • 集仙固齿丹

    药方名称集仙固齿丹处方五倍3分,龙骨2分,甘草3分,蔗皮灰5分,人中白5分,黄柏末3分,青黛1分,枯矾1分,冰片1分,薄荷3分,儿茶3分,黄牛粪尖1个(炙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固齿。主用法用量

  • 肺痈煎

    药方名称肺痈煎处方玄参半斤,天冬4两,桔梗2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肺痈初起,咳痰腥气,两胁疼痛。用法用量水10碗,煎至2碗;再用蒲公英、金银花各5钱,再煎1碗。饭后徐徐服。摘录《仙拈集》卷四

  • 完舌围药

    药方名称完舌围药处方芥菜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舌缩不能言。用法用量以醋调敷颈项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