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缓肝理脾汤

缓肝理脾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缓肝理脾汤

药方名称缓肝理脾汤

处方广桂枝人参茯苓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

功能主治健脾缓肝。治慢惊风,发时缓缓搐搦,时作时上,面色淡黄,或青白相兼,身必温和,昏睡眼合,或睡卧露睛,脉来迟缓,大便青色,属脾虚肝旺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金鉴》卷五十七:缓肝理脾汤

药方名称缓肝理脾汤

处方广桂枝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

功能主治慢惊风。

用法用量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七

猜你喜欢

  • 回生第一丹

    药方名称回生第一丹处方土鳖虫(活的最好,应用16两)10两,血竭4两,当归20两,自然铜(煅)6两,乳香(炙)4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血瘀疼痛。用法用量每8两

  • 倍子散

    《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倍子散药方名称倍子散别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处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药用炭灰烧,候烟欲尽,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

  • 化疔救唇汤

    药方名称化疔救唇汤处方金银花5钱,鲜生地3钱,白果10个(去壳),桔梗2钱,当归2钱,赤芍1钱,犀角1钱,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反唇疔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

  • 桂枝合白虎汤

    药方名称桂枝合白虎汤处方桂枝、芍药、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功能主治风温,壮热多汗,身重睡鼾。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 五虎汤

    《杨氏家藏方》卷一:五虎汤药方名称五虎汤处方天南星草乌头(不去皮、尖)川乌头(不去皮、尖)半夏(汤洗七遍)皂角(去皮、弦、子)各等分,并生用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中风不遂,目睛上视,牙关紧急,涎盛壅

  • 加味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加味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3两,桑寄生(无真者,续断代)2两,杜仲(制炒去丝)2两,细辛(去苗)2两,牛膝(去苗,酒浸)2两,秦艽(去心)2两,茯苓(去皮)2两,白芍药2两,桂心(不见火)2两,芎

  • 柏叶黄耆散

    药方名称柏叶黄耆散处方生干地黄4两,黄芩1两,柏叶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阿胶(杵,燥令碎、黄燥)2两,黄耆(锉)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吐血,日夜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于食后用糯米粥饮调服

  • 防风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防风饮药方名称防风饮处方防风(去叉)、当归(切焙)、白术、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赤茯苓(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山茱萸(去核)、黄芩(去心),各一两。人

  • 救苦拔毒丹

    药方名称救苦拔毒丹处方雄蜒蚰(背有白纹者是)2条,葱白3寸。制法上药捣烂。功能主治顶门疽,脑发,对口,发鬓,发眉。用法用量加雄黄、白及研匀,少加冰片、麝香,敷患处。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 二仙饮

    《绛囊撮要》:二仙饮药方名称二仙饮处方甘草1两,木通1两。功能主治溺时痛如刺。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绛囊撮要》《仙拈集》卷一:二仙饮药方名称二仙饮处方牙皂(焙焦)、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手足拘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