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沥化痰丸

竹沥化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化痰丸

别名导痰小胃丹(《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南星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60克陈皮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60克白术(去芦)60克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切,晒干,炒)60克桃仁(去皮)杏仁(用皂矾水泡,去皮、尖)各30克红花(酒蒸)30克白芥子(炒)30克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晒干)30克芫花(醋拌湿,过一宿,炒黑)30克甘遂(面裹煨过)30克黄柏(炒褐色)30克大黄(酒湿纸包,煨过,再以酒炒)45克

制法上为末,姜汁、竹沥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瘫痪初起,湿痰上攻,头风头痛,痰火眩晕;痰痞积块;哮吼;喉痹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极甚者,服50~70丸。量人虚实加减,再不可多;恐伤胃气。一切痰饮,临卧时白汤送下,一日一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猜你喜欢

  • 五消饮加减

    药方名称五消饮加减处方焦楂15克,麦芽10克,建曲10克,川朴1.5克,大白6克,炮姜5克,元胡10克,木香3克,二丑15克。功能主治消积滞,散寒邪。主寒冷停食,凝结于下焦,壅滞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

  • 归脾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归脾汤药方名称归脾汤处方白术茯神(去木)黄耆(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克甘草(炙)7.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补血养心。治思虑过多,

  • 苦楝子丸

    药方名称苦楝子丸处方马蔺花(以瓷器内炒令微黄)1两,芫花(醋淬,微炒)1两,葫芦巴半两,苦楝子半两。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盲肠气。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摘录《普

  • 加味清营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营汤处方鲜生地6钱,鲜石斛5钱,元参心5钱,原麦冬4钱,连翘3钱,银花3钱,天花粉3钱,鲜竹叶1钱,生石膏5钱,川黄连1钱,丹参3钱。功能主治温邪乘胃,热蒸心包,舌红而燥,口渴唇焦,脉数

  • 乌附白芨方

    药方名称乌附白芨方处方乌附片6克,白芨30克,肉桂6克,干姜6克,煅瓦楞15克,广木香6克,佛手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散寒温中,活血生肌。主中焦虚寒。用法用量加水500毫升,浓煎至100毫升,加糖和

  • 参归三圣汤

    药方名称参归三圣汤处方当归3钱,人参3钱,肉桂3钱,玄胡3钱。功能主治风中血脉,左半边废,口目左斜。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摘录《一盘珠》卷一

  • 白柏丸

    《医学入门)卷七:白柏丸药方名称白柏丸处方白术15克黄柏生地白芍黄芩地榆香附各6克制法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湿热下血。用法用量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医学入门》卷七:白柏

  • 封脐固阳膏

    药方名称封脐固阳膏处方大附子(姜汁制,阴干)1两,蟾酥4钱,麝香5钱,升硫1钱6分。制法上为末,用淫羊藿2两,白酒2碗,入羊藿熬,煎好时去藿不用,将酒熬成膏,和药末为24丸,瓷罐盛。功能主治阳痿。用法

  • 苍玉潜龙汤

    《医醇剩义》卷二:苍玉潜龙汤药方名称苍玉潜龙汤处方生地1.2克龟版18克石膏9克龙齿6克石斛9克 花粉6克 丹皮4.5克羚羊角4.5克沙参12克白芍4.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