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桃仁承气汤

处方桃仁(一钱)甘草(一钱)芒硝(二钱)大黄(四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桃仁承气汤

处方桃仁(去皮、尖)9克大黄12克(炒)甘草6克肉桂3克

功能主治治瘀血内结,水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漱水不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热昏迷,其人如狂。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黎明时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瘟疫论》卷一: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桃仁承气汤

处方大黄12克芒消6克桃仁18粒当归6克 芍药6克 丹皮6克

功能主治治瘟疫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由于瘀血未行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瘟疫论》卷一

重订通俗伤寒论》: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桃仁承气汤

处方桃仁9克(勿研)五灵脂6克(包)生蒲黄4.5克 鲜生地24克 生川军6克(酒洗)元明粉3克 生甘草1.8克犀角汁4匙(冲)

功能主治治下焦瘀热,热结血室,谵语如狂,小腹串痛,带下如注,腰痛如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二圣散

    《眼科阐微》卷二:二圣散药方名称二圣散处方白圣(即白矾,飞过用)1.5克 绿圣(即生绿胆矾)1.8克功能主治主烂弦风眼,一切眼症。用法用量先将二味研极细末,复用12圆黑将军(原注:将军,即熟圆铃枣),

  • 琥珀黑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黑散药方名称琥珀黑散处方琥珀(别研)、朱砂(别研)、百草霜(别研)、新罗、白附子(炮)、松墨(烧)、黑衣(灶屋尘也)、血猫灰(鲤鱼鳞是也,烧为末),各半两;麝香

  • 单行小豆散

    药方名称单行小豆散处方小豆3-7枚。制法烧作屑。功能主治产后烦闷,不能食,虚满。用法用量以冷水和,顿服。摘录《千金翼》卷六

  • 玉华白丹

    药方名称玉华白丹处方白石脂(净瓦阁起.火煅红.研细.水飞)、左旋牡蛎七钱(洗.用韭叶捣.盐泥固济.火煅取白者),阳起石(用甘锅于大火中煅令通红.取出.酒淬.放阴地令干),各半两;钟乳粉(炼成者)一两。

  • 增液润燥汤

    药方名称增液润燥汤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

  •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

  • 肿节风片

    药方名称肿节风片来源为肿节风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微涩。炮制取肿节风3125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干燥成干浸膏,

  • 果腹饮

    药方名称果腹饮处方白术1两,甘草1钱,破故纸1钱,砂仁1粒,茯苓3钱,芡实5钱。功能主治脾胃两损,不食则腹中若饥,食则若饱闷,吞酸溏泻,面色萎黄,吐痰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灵感膏

    药方名称灵感膏处方大黄1两,生地1两,防风7钱,三棱1两,羌活8钱,白芷8钱,花粉7钱,蜈蚣10条,桃仁7钱(研末),香附7钱,厚朴7钱,槟榔7钱,黄柏8钱,大戟8钱,蓖麻子2两(研),蛇蜕5钱,杏仁

  • 莪术散

    《寿世保元》卷七:莪术散药方名称莪术散处方香附3两,当归(酒洗)1两,莪术(醋煨)1两,玄胡索1两,赤芍药1两,枳壳(麸炒)1两,熟地黄1两,青皮(去瓤)1两,白术(去芦)1两,黄芩1两,三棱(醋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