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石膏汤

柴胡石膏汤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柴胡石膏汤

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汤

处方柴胡石膏黄芩荆芥前胡茯苓升麻、桑皮、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湿热阴痛、阴痒。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袖珍》卷四引《圣惠》:柴胡石膏汤

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汤

处方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

功能主治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8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气虚体冷,加人参4两。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柴胡石膏汤

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石膏(碎)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1两,萎蕤1两,羚羊角(镑)1两,栀子仁1分,桑根白皮(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10日以上,潮热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医方集解》:柴胡石膏汤

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汤

处方白虎汤加柴胡黄芩半夏

功能主治暑嗽喘渴。

摘录医方集解

猜你喜欢

  • 天麻钩藤饮

    药方名称天麻钩藤饮处方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 生石决明(先煎)18克 山栀9克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杜仲9克 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药理作用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条件反射及血压的影响

  • 上清白附子丸

    药方名称上清白附子丸处方白附子(泡)、半夏(汤洗)、川芎、菊花、南星、僵蚕(炒)、陈皮(去白)、旋覆花、天麻,各一两。全蝎(炒.半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汁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诸风痰甚,

  • 大五香汤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大五香汤药方名称大五香汤处方鸡舌香5两,沉香5两,藿香5两,熏陆香1钱,麝香(研)1钱,甘草(炙)3分,吴茱萸(汤浸,焙,洗)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升麻1两

  • 黄连解毒合甘桔汤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合甘桔汤处方酒芩、酒连、酒栀子、石膏、桔梗、甘草、薄荷叶、连翘、荆芥穗、牛蒡子(炒)。功能主治痘未出而热不止,昼夜烦躁,口舌生疮,唇裂咽痛者,此毒内熏,其热甚急。用法用量水煎,和竹沥饮

  • 蚕沙熨方

    药方名称蚕沙熨方处方晚蚕沙、食盐各等分。制法上相和,炒熟,布裹熨之。功能主治风肿。用法用量冷即再炒;或入少许醋尤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子午丸

    药方名称子午丸处方榧子(去壳)60克 莲肉(去心)枸杞子白龙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纸(炒)真琥珀(另研)芡实苦楮实(去壳)白矾(枯)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文蛤莲花须(盐蒸)白牡蛎(煅)各30克制法

  • 寒食散

    药方名称寒食散处方紫石英2两半,白石英2两半,赤石脂2两半,钟乳石2两半,硫黄2两半,海蛤(并研)2两半,防风2两半,栝楼2两半,白术7分,人参3两,桔梗5分,细辛5分,干姜5分,桂心5分,附子(炮)

  • 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汤

    药方名称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汤处方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功能主治化痰,开腠理。主风寒夹痰之咳嗽。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脉因证治》卷上

  • 桂苓甘露散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寒水石60克滑石120克猪苓1

  • 苍术半夏丸

    《医统》卷六十引《医学集成》:苍术半夏丸药方名称苍术半夏丸处方苍术、半夏、南星、黄柏(炒)、山楂、白芷、神曲、昆布、滑石、吴茱萸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热疝痛。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