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控涎丹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别名子龙丸(《外科垒生集》卷四)。

处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多有锯声,及手脚沉重,腿冷痹麻,气脉不通等。

用法用量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

备注本方是从《圣济总录》卷十“趁痛丸”演化而来。参见该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活人方》卷六: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黑丑3两(生熟各半),枳实1两5钱,橘红1两5钱,白芥子1两,朴消3钱,生矾2钱5分,熟矾2钱5分,牙皂1钱5分。

制法白萝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涤除痰癖伏饮。主男妇素有停痰积饮,隐伏于两胁之下,腰肾肠胃之间,远年则随气走注,为痛屈伸不得,而精神元气犹旺者。

用法用量空心姜汤吞服1钱。

摘录《活人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甘遂(面裹煨)、大戟(制)、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渐加至1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玉案》卷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大戟2两,白芥子2两,瓜蒌曲2两,薄桂3钱,全蝎8个,雄黄2钱,朱砂2钱。

制法上为末,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症,或漉漉有声,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猜你喜欢

  • 清肝饮

    药方名称清肝饮处方当归川芎生地柴胡黄芩白芍药 丹皮 山栀青皮功能主治治肝火上攻,鼻孔出血,五心烦热,目睛或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养胃理气汤

    药方名称养胃理气汤处方炒白芍15克,乌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苏子10克,苏梗10克。功能主治理气,养阴。主气滞阴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间休息

  • 枳连丸

    药方名称枳连丸处方陈枳壳90克 川黄连90克槐花(炒)60克制法上药为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痢疾,里急后重,赤白相杂。用法用量每服70丸,白汤送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 愈风汤

    药方名称愈风汤处方荆芥穗当归各等分(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治产后中风口嗽,牙关紧急,手足瘈疭,角弓反张。用法用量每服9克,豆淋酒或童便下,豆淋酒,用大黑豆不拘多少,炒焦,投好酒中。摘录

  • 落盏汤

    药方名称落盏汤处方千年石灰。功能主治干霍乱病。用法用量每服2钱。砂糖水调下,或淡醋汤亦可。摘录《本草纲目》卷九引《摘玄方》

  • 九物大黄薄贴

    药方名称九物大黄薄贴别名大黄薄贴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白芷2两,寒水石5两,白蔹5两,黄柏2两,石膏3两,赤石脂3两,黄连3两。制法上药治下筛,以3合投粉糜2升中和之。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大黄

  • 滴露膏

    药方名称滴露膏处方大风子24粒(去皮),江子仁36粒(要肥润者),核桃1个(去皮),水银1钱(炙成泥或成面用)。制法上药前三味用香油炙紫色,入水银细研成膏。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从头顶往下,有疥无疥之

  • 曲鱼膏

    药方名称曲鱼膏处方大黄黄芩莽草巴豆野葛 牡丹 踯躅芫花蜀椒皂荚附子藜芦各15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用苦酒浸药一宿,以熟猪油1.5千克,微火煎五七沸,放入白芷1片,煎至白芷色黄为度,去滓。功能主治治风湿

  •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

  • 安胆汤

    药方名称安胆汤处方柴胡2钱,天花粉2钱,炒栀子2钱,甘草1钱,白芍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少阳春温,由春月伤风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