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散

姜附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

制法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姜汁煮耗尽,约7分取出,挑入银器内,四面摊开,顿重汤上,时复搅转,重摊过,候药9分干,可以捻不粘缀手,尽取出,捻成小饼子,顿在筛子内,或晒或焙干,碾为细末,再入胡椒丁香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寒。

用法用量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赤水玄珠》卷四: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附子1斤,生姜3斤。

制法生姜捣汁,浸香附1宿,晒干再浸,再晒,以姜汁尽为度,为末。

功能主治膈气不通,胸膈间结块,大如拳,坚如石,呕吐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煨,去皮)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寒,下痢白脓,心腹疠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青下,白下。

用法用量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猜你喜欢

  • 牙疼饮

    药方名称牙疼饮处方石膏12克(研)升麻4,5克 大生地15克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前胡天麻各6克甘草3克(生)功能主治治风火齿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后热服,避风。如牙肿,加金银花、羌活各6克。如牙燥,去升麻、

  • 进退四物汤

    药方名称进退四物汤处方熟地5钱,当归3钱,酒炒白芍1钱5分,川芎1钱。功能主治调经。主用法用量水煎服。血热先期者,加丹参、丹皮、益母草各2钱;血寒后期者,加肉桂5分,牛膝、香附各2钱;先腹痛而经至,小

  • 高良姜酒

    药方名称高良姜酒别名高良姜饮处方高良姜。功能主治霍乱吐痢,腹痛气恶。乳石发,转筋气急。用法用量高良姜饮(《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外台》卷六引《备急方》

  • 顺风匀气散

    药方名称顺风匀气散处方白术(四钱)天麻(一钱)沉香(半钱)白芷(半钱)青皮(半钱)甘草(炙.半钱)人参(一钱)乌药(二钱)紫苏(半钱)木瓜(半钱)功能主治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先宜服此。用法

  • 滴眼汤

    药方名称滴眼汤处方秦皮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内障不见物,由病后不慎酒、面、炙煿五辛所致者。用法用量水2升,煎至1升,绵包着头温汤,滴入眼中,频频用之。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泽泻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泽泻丸药方名称泽泻丸处方泽泻30克麦门冬60克(去心,焙)车前手15克黄连23克(去须)牡蛎30克(烧为粉)桑螵蛸15克(微炒)鸡膍胵30克(微炒)金箔50片(研入)制法上药捣

  • 福神丹

    药方名称福神丹处方诃子4个(炮),巴戟(炒)半两,黑牵牛(生)半两,甘草3钱(生),赤小豆49粒(生)。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风。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薄荷汤送下。次用水膏药。

  • 虎牙丸

    药方名称虎牙丸处方紫河车1具(即男子胎衣。水洗净,酒醋再拆洗,用童尿并好酒煮烂;如无胎衣,以雄猪肚代用,修事同),麝半钱,大红川椒(去合口并子,以黄秆纸2重托之,就热炉内,频拨去油,顿地上盖1宿)1两

  • 九宝丸

    药方名称九宝丸处方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麝香(研)半两,丹砂(研)半两,槟榔(锉)2两,桂(去粗皮)3分,半夏1两半(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乳香(研)1两。制

  • 沉香桃胶散

    药方名称沉香桃胶散处方桃胶(瓦上焙干)、沉香、蒲黄(隔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痢下赤白,里结后重,(疒丂)刺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以陈米饮调下。摘录《产育宝庆》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