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顺散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

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计时候。

以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别名二宜汤

处方甘草(锉寸长)30斤,干姜4斤,杏仁(去皮尖,炒)4斤,肉桂(去粗皮,炙)4斤。

制法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散暑。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中阴暑,食少体倦,发热作渴,腹痛吐泻,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二宜汤(原书卷十)。①《景岳全书》: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②本方改为丸剂,名“杏仁丸”(见《普济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干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

2.《古方选注》:《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桂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脾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桂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故曰大顺。

摘录《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大定心散

    药方名称大定心散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茯神1两,熟干地黄1两,远志(去心)1两,龙齿1两,白术1两,琥珀1两,白芍药1两,紫菀(净,去苗土)1两,防风(去芦头)1两,赤石脂1两,柏子仁3分,甘草半两

  • 除痔丸

    《仙拈集》卷四:除痔丸药方名称除痔丸处方没药5钱,血竭5钱,蜂房(焙)1钱,蝉退1钱,木香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溶黄蜡1两,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烧酒送下。摘录《仙拈集

  • 商陆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商陆赤小豆汤处方赤小豆商陆各等分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手脚肿满挛急。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服。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 接骨金丹

    《外科大成》卷四:接骨金丹药方名称接骨金丹处方土鳖(阴干听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煅,醋淬7次)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跌补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分,取土鳖1个为末,加入和匀,黄

  • 蠲翳散

    药方名称蠲翳散处方轻粉、黄丹各等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痘翳如浮云。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耳,病在左眼吹右耳内,右眼吹左耳内。摘录《杏苑》卷六

  • 椒目饮

    药方名称椒目饮处方白术、秦艽、椒目、甘草、香薷、通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痢后虚肿,并头面浮肿,或身热。用法用量每用1钱,以水1盏,煎取3分,去滓,食前服。注意忌吃蠡鱼、鲤鱼,因二物皆能肿。

  • 家宝丹

    《广笔记》卷二:家宝丹药方名称家宝丹处方何首乌2两(取鲜者,竹刀切片,晒干),川乌4两(先用湿纸包煨,去皮),草乌4两(温水浸半日,洗去黑毛,刮去皮,与川乌同切厚片,将无灰酒和匀,入砂器中,炭火慢煮,

  • 葱矾酒

    药方名称葱矾酒别名葱矾散、葱矾饮处方明矾(于端午午时为末,晒干,瓷器盛之)3钱,葱白7茎。功能主治一切疔毒、恶疮初起,发热恶寒者。用法用量葱矾散(《验方新编》卷十一)、葱矾饮(《寿世良方》)。本方原名

  • 参耆益气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参耆益气汤药方名称参耆益气汤处方人参黄耆白术五味麦冬陈皮炮附子炙甘草功能主治主厥疟而兼气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准绳·类方》卷一:参耆益气汤药方名称参

  • 定命饮

    《直指小儿》卷二:定命饮药方名称定命饮处方圆白半夏(生)1分,茯苓1分,木香1分,老生姜(切片,干)1分,白术半分,甘草(炙)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惊,吐泻困重,欲传慢脾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