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耆保元汤

参耆保元汤

药方名称参耆保元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2钱,甘草5分(初热生用,出定炙用),官桂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虚痘疹。

用法用量生姜3片,糯米1撮,水煎,入人乳温服。

各家论述参、耆、甘草性味甘温,专补中气之虚,而又加官桂以制其血。血在内,引而出之;血在外,引而入之。参、耆非桂之逐血引导,则不能独树其功也。又加生姜糯米,以助参、耆之力。

摘录明医指掌》卷十

猜你喜欢

  • 干姜丸

    《普济方》卷二一一引《肘后方》:干姜丸药方名称干姜丸处方曲末6两,干姜6两,当归末3钱,厚朴2两,人参2两,阿胶2两,甘草(炙)1两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冷痢。用法用量以水1大升,煮胶令消,煎取半合

  • 金绵膏

    药方名称金绵膏处方楸叶5斤(如,无即用楸白皮,锉),马齿苋2斤(去根,切)。制法上以水5升,熬至1升,去滓,入锅内,以柳枝搅,熬如饧,盛在瓷器内。功能主治发背。用法用量先以荆芥汤洗疮,次用鸡翎扫药于疮

  • 首乌白芍汤

    药方名称首乌白芍汤处方制首乌9克 北沙参9克 银柴胡4.5克白茯苓9克 黑驴胶6克(蛤扮炒)生白芍6克炒扁豆6克 扁石斛9克 生苡仁18克 生谷芽15克功能主治治泄泻日久,肝脾阴伤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多皮饮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多皮饮药方名称多皮饮处方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 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鲜皮15克 粉丹皮9克 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 川槿皮9克功能主治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 半夏生姜大黄汤

    药方名称半夏生姜大黄汤处方半夏2两,生姜1两半,大黄2两。功能主治反胃,邪实呕吐,便秘可下者。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温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 疏肝和胃汤

    药方名称疏肝和胃汤处方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散寒。

  • 桂附地黄丸

    药方名称桂附地黄丸处方肉桂20g附子(制)2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性状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炮制以上八味,

  • 猪脊髓煲莲藕

    药方名称猪脊髓煲莲藕处方猪脊髓500克(连脊骨)莲藕250克制法将上2味同放锅内熬煲。功能主治补血益肾。适用于遗精、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腰膝酸软。用法用量当菜服食,每周2剂,一般4~8剂即可见效。摘录

  • 喉痹甘桔汤

    药方名称喉痹甘桔汤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1两(生用)。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喉痹作痛,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大盏,去滓,分为2服。服后有脓出即消。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五,名见《中国

  • 逐瘀至神丹

    药方名称逐瘀至神丹处方当归15克大黄6克 生地9克赤芍药9克桃仁3克红花3克 丹皮3克 败龟版3克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酒250毫升,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