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黑乳菇

黑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乳菇

药材名称黑乳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乳菇Lactarius pic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安徽。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乳菇

药材名称黑乳菇

拼音Hēi Rǔ Gū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沥青色乳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us picinus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收后除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菌盖宽5-10cm。后平展,有时中部略凸。灰色、煤黑色、橄榄黑色。盖缘下卷,有褐黄色稀毛,盖表近蜡质。菌肉白色,伤后变红,具辣味。褶片微下延,赭色。乳汁呈胡萝卜红橙色。菌柄长3-6cm,粗1-2.5cm。柱形。孢子近圆形,(8-10)μm×(7.5-9)μm,脊突结成的网眼明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单生或群生于针、阔叶林下,松属、云杉属和壳斗科、山茶科诸林下和林缘均易发现。6-10月均为出菇期。外生菌根菌。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半球形或平扁,中部有时略凸,直径4-8cm,黑色,光滑或有微细绒毛。菌肉薄,白色或红色。菌褶较密,类白色或淡黄色。菌柄圆柱形,长3-6cm,直径约1.5cm。气微,味辛辣。

化学成分含硬脂酸酯(stearic acid ester)。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手足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蝉蜕

    《中国药典》:蝉蜕药材名称蝉蜕拼音Chán Tuì英文名PERIOSTRACUM CICADAE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来源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

  • 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葡萄根药材名称葡萄根拼音Pú Tɑo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10~11月间挖,晒干,或鲜用。化学成分见"葡萄藤叶"条。性味①《纲

  • 瓢瓜

    药材名称瓢瓜拼音Piáo Guā别名蒲种壳来源葫芦科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Hara,以果皮入药。生境分部华

  • 石膏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膏药材名称石膏拼音Shí Gāo英文名GYPSUM FIBROSUM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

  • 银叶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叶柳药材名称银叶柳来源杨柳科银叶柳Salix chienii Che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湖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症。用法

  • 月见草油

    药材名称月见草油拼音Yuè Jiàn Cǎo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采收和储藏:

  • 火炭母草根

    《中药大辞典》:火炭母草根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根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夏、秋采挖。性味酸甘,平。①《分类草药性》:"味甘,平

  • 雨蛙

    药材名称雨蛙拼音Yǔ Wā别名无斑雨蛙、梆梆狗来源两栖纲雨蛙科无斑雨蛙Hyla arborea immaculata Boettger,以全蛙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治湿疹。用法用量

  • 沼生水马齿

    药材名称沼生水马齿拼音Zhǎo Shēnɡ Shuǐ Mǎ Chǐ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马齿科植物沼生水马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triche palustri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竹叶榕

    药材名称竹叶榕拼音Zhú Yè Rónɡ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