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桷树根疙瘩

黄桷树根疙瘩

《中药大辞典》:黄桷树根疙瘩

药材名称黄桷树根疙瘩

拼音Huánɡ Jué Shù Gēn Gē Dɑ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酒服,治背脊痛,劳伤腰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桷树根疙瘩

药材名称黄桷树根疙瘩

拼音Huánɡ Jué Shù Gēn Gē Dɑ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F.lacor sensu auct.non Buch. -H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由根部割取,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15-20m。板根延伸达数十米外,支柱根形成树干,胸围达3-5m。叶互生;叶柄长2.5-5cm;托叶广卵形,急尖,长5-10cm;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8-16cm,宽4-7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基出脉3条,侧脉 7-10对,网脉稍明显。隐头花序(榕果),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或3-4个簇生于已落叶的老枝上,近球形,直径5-8mm,成熟时黄色或红色;基部苞片3枚,卵圆形,细小,无总花梗;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无便,少数,着生于花序托内壁近口部,花被片4-5,线形;雄蕊1,花丝短;瘿花具花被片3-4,花柱侧生;雌花无梗,花被片4。瘦果微有皱纹。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疏林中或溪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温;活血通络。主风温关节痛;劳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10-30,浸酒饮。

各家论述《重庆草药》:泡酒服,治背脊痛,劳伤腰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藤乌

    药材名称藤乌拼音Ténɡ Wū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白乌头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粗皮,醋煮1小时

  • 刺芋

    药材名称刺芋拼音Cì Yù别名野茨菇、山茨菇来源天南星科刺芋属植物刺芋Lasia spinosa (L.)Thwaites [L. heterophylla Schott],以根状

  • 打碗花

    药材名称打碗花拼音Dǎ Wǎn Huā别名面根藤、小旋花、盘肠参、铺地参来源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

  • 牛奶菜

    药材名称牛奶菜别名三百银、婆婆针线包、白杜仲、中叶杜仲来源萝藦科牛奶菜Marsdenia sinensis Hemsl.,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全株:壮筋

  • 鳞片水麻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ex

  •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药材名称麒麟尾拼音Qí Lín Wěi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

  • 海雹菜

    药材名称海雹菜拼音Hǎi Báo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鞭枝藻科植物海雹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chytrichia quoyi(C.Ag.)Born.et Flah.[Nostoc qu

  • 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参药材名称刺参拼音Cì Shēn别名刺仙茅、川参来源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大花刺参Morina bulleyana Forr.,以根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或鲜用。除前种外

  • 鸡树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树条药材名称鸡树条拼音Jī Shù Tiáo别名鸡树条紫、山竹子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以嫩枝、叶及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