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果

青果

《中国药典》:青果

药材名称青果

拼音Qīnɡ Guǒ

英文名FRUCTUS CANARII

别名橄榄、黄榄、白榄

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质硬。果核梭形,暗红棕色,具纵棱;内分3室,各有种子1粒。无臭,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鉴别本品果皮的横切面:外果皮为1 列厚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10余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油室多散列于维管束的外侧。内果皮为数列石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打碎。

性味甘、酸,平。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4.5~9g。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青果

药材名称青果

拼音Qīnɡ Guǒ

英文名Fructus Canarli

别名橄榄、白榄、甘榄

来源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20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对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19cm,宽3~8cm,先端尾状渐尖,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两性或杂性;萼杯状,3浅裂;花瓣3~5,白色,芳香;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胚珠2。核果卵形,长约3cm,青黄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多为栽培。主产福建、四川、广东、云南、广西。

化学成分含甲酚、麝香草酚(thymol)、维生素C、柠檬烯、对-聚伞花素(P-cymere)、莰烯、橙花醇(nerol)、龙牛儿醇(geraniol)、S-杜松烯(S-cadinene)、B-石竹烯(B-caryophyllene)、a-??烯(a-copaene)、橄榄醇(elemol)。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鸡踢香

    《中药大辞典》:红鸡踢香药材名称红鸡踢香拼音Hónɡ Jī Tī Xiānɡ别名金背藤、红面将军、金耳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原

  • 栝楼茎叶

    药材名称栝楼茎叶拼音Guā Lóu Jīnɡ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性味《纲目》:"酸,寒,无毒。"功能主治《别录》:"疗中热伤

  • 刺果卫矛

    《中药大辞典》:刺果卫矛药材名称刺果卫矛拼音Cì Guǒ Wèi Máo别名扣子花、岩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6米

  • 针叶火绒草

    药材名称针叶火绒草拼音Zhēn Yè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Awlshapedleaf Edelweiss别名小火草、苦艾、羊毛火绒草出处始载于《四川凉山州中草药资源

  • 地黄实

    药材名称地黄实拼音Dì Huánɡ Shí出处陶弘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种子。功能主治《本草图经》:"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功与地黄等。"摘

  • 红花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辛、涩,温

  • 虫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虫实药材名称虫实别名绵蓬、红蓬草来源藜科虫实Corispermum hyssopifol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甘肃。性味淡、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主

  • 雪上一枝蒿

    《中药大辞典》:雪上一枝蒿药材名称雪上一枝蒿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等的块根。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

  • 生姜皮

    药材名称生姜皮拼音Shēnɡ Jiānɡ Pí英文名Ginger peel别名姜皮、生姜衣出处出自《本草图经》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根茎外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i

  • 刺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药材名称刺栗子拼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