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陆英根

陆英根

药材名称陆英根

拼音Lù Yīnɡ Gēn

别名蒴藋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ambuci Chinensis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陆英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达2m。茎有棱条,髓部白色。奇数羽状状得叶对生;托叶小、线形或呈腺状突起;小叶5-9,最上1对小叶片基部相互全生,有时还和顶生小叶相连,小叶片披针形,长5-15cm,宽2-4cm,先端长而渐尖,基部钝圆,两侧常不对称,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遥齿;小叶柄短。大型复伞房花序顶生;各级总梗和花梗无毛至多少有毛,具由不孕花变成的黄色杯状腺体;苞片和小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5mm;花小、萼筒杯状,长约1.5mm,萼齿三角形,长约0.5mm;花冠辐状,冠筒长约1mm,花冠裂片卵形,长约2mm,反曲;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极短,柱头3裂。浆果红果,近球形,直径3-4mm;核2-3粒,卵形,长约2.5mm,表面小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性状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弯曲状,长条形,有分枝,长15-30cm,有的长达50cm,直径4-7mm。表面灰色至灰黄色,有纵向细而略扭曲的纹及横长皮孔;偶留有纤细须根。质硬或稍软而韧,难折断,切断面皮部灰色土黄色,木部纤维质,黄白色,易与皮部撕裂分离。气微,味淡。

以条均匀、不带须根及地上茎者为佳。

炮制陆英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厚片,黄白色,节膨大,或具须根。气微,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味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散瘀;止血。主风湿疼痛;头风;腰腿痛;月肿淋;证;白带;跌打损伤;骨折;症积;咯血;吐血;风疹瘙痒;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虱子草

    药材名称虱子草拼音Shī Zi Cǎo别名山麻黄、蛇咬药、千垂鸟、蛇皮草、臭虫草、膈蚤七、麝香草来源芸香科虱子草Psilopeganum sinense Hemsl.,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桐子花

    《中药大辞典》:桐子花药材名称桐子花拼音Tónɡ Zǐ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

  • 浮小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小麦药材名称浮小麦拼音Fú Xiǎo Mài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

  • 毛轴碎米蕨

    药材名称毛轴碎米蕨拼音Máo Zhóu Suì Mǐ Jué别名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小样线鸡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毛轴碎米蕨Cheilanth

  • 橘核

    《中国药典》:橘核药材名称橘核拼音Jú Hé英文名SEMEN CITRI RETICULAT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

  • 青江藤

    药材名称青江藤拼音Qīnɡ Jiā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青江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hindsii 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青江藤

  • 硫黄

    《中国药典》:硫黄药材名称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 饭汤子

    药材名称饭汤子别名跑路杆子、水茶子来源忍冬科饭汤子Viburnum setigerum Hance,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性味根:微苦。功能主治果:健脾。主治脾胃

  • 芦竹根

    《中药大辞典》:芦竹根药材名称芦竹根拼音Lú Zhú Gēn别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夏季拔起全株,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