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金背枇杷花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

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5~6月采摘,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肺泻火,止咳化痰。治咳嗽,咯血,肺痈,白带,头晕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代茶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背枇杷花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

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5-6月花开时采收,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3m。幼枝粗壮,黄色,有短柔毛,老枝灰白色至棕褐色,纵裂。叶簇生于枝顶,近轮生;叶柄淡黄色,长1-2cm;叶片革质,椭圆形至矩圆形,长7-10cm,宽3-5cm,先端钝,有短头尖,基部圆形呀近心形,有时呈宽楔形,表面光滑无毛,绿色,背面黄绿色,密被黄棕色绒毛和朱红色腺鳞,以后逐渐脱落。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有花10-15朵,花便长1-2.5cm;花萼短,有半圆形齿;花冠钟形,白色至粉红色,长3.5cm,5裂,裂片圆形,顶端有微缺刻;雄蕊10,花丝下半部略有粗短毛;雌蕊1,子房卵圆形,通常光滑无毛,有时有粉状毛,花柱略长于雄蕊,柱头头状。蒴果圆柱形,长1.2-1.5cm,具6个槽,花柱宿存。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4000m的高山阴坡混交林中,也有单独成林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性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消痈。主咳嗽;咯血;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楠

    药材名称红楠拼音Hónɡ Nán别名白漆柴、乌樟、钓樟来源樟科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以根皮及树皮入药。化学成分根含dl-N-降杏

  • 刺齿凤尾蕨

    药材名称刺齿凤尾蕨拼音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别名半边双、半边旗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

  • 小叶鹅掌柴

    药材名称小叶鹅掌柴拼音Xiǎo Yè é Zhǎnɡ Chái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schefflera别名七叶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小叶鹅掌柴的

  • 骆驼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骆驼蓬药材名称骆驼蓬拼音Luò Tuo Pénɡ来源蒺藜科骆驼蓬属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全草,种子成熟时采,晒

  • 良旺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旺茶药材名称良旺茶拼音Liánɡ Wànɡ Chá别名白鸡骨头树、金刚树、粱王茶来源五加科假参属植物良旺茶Nothopanax delavayi (

  • 雪里见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里见药材名称雪里见拼音Xuě Lǐ Jiàn别名半截烂、躲雷草来源天南星科雪里见Arisaema rhizomatum C. E. C. Fischer,以块茎入药。生

  • 地锦

    《中药大辞典》:地锦药材名称地锦拼音Dì Jǐn别名地噤(《本草拾遗》),常春藤(《植物名实图考》),爬墙虎、红葡萄藤、红葛(《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山虎(《苏南种子植物》),大风藤、过风藤

  • 灰蓟

    药材名称灰蓟拼音Huī Jì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灰蓟的根工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griseum Levl.[C. botryodes Pe-trak.]采收和储藏:夏、

  • 火殃簕

    药材名称火殃簕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金刚纂、金刚树、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桠、扬丫、洋丫簕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

  • 竹荪

    药材名称竹荪拼音Zhú Sūn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