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珠柳

金珠柳

药材名称金珠柳

拼音Jīn Zhū Liǔ

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a montana A.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3m,稀达10m。小枝圆柱形,通常被疏长硬毛或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7-14cm,宽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具粗锯齿或疏波状齿,齿尖具腺点,背面有时被疏硬毛,尤以脉上常见;中脉隆起,侧脉8-12对,尾端直达齿尖,通常无脉状腺条纹。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常于基部分枝,腋生,长2-7cm,被疏硬毛,尤以苞片为多;苞片披针形,长约1mm;花梗长1-2mm;小苞片披针形或卵形,着生于萼基部;花长约2mm;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与萼管等长,有时具缘毛;花冠白色,钟形,具脉状腺条纹,裂片与花冠管等长或略长,卵形,全缘或具微波状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内藏,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圆形或肾形;雌蕊不超过雄蕊,柱头微裂或半裂。果球形或近椭圆形,直径约3mm,幼时褐红色,成熟后白色,多少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达中部略上,即果的2/3处。花期2-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800m的山间杂木林下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至台湾各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主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棱枝卫矛

    《中药大辞典》:棱枝卫矛药材名称棱枝卫矛拼音Lénɡ Zhī Wèi Máo别名小千金、硬筋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棱枝卫矛的根。原形态藤状灌木。嫩枝四棱形。叶

  • 鳞片水麻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ex

  • 乌蔹莓五加

    药材名称乌蔹莓五加拼音Wū Liǎn Méi Wǔ Jiā英文名bark of Treebineleaf Acanthopanax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乌蔹莓五加的根皮。

  • 甘青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青青兰药材名称甘青青兰拼音Gān Qīnɡ Qīnɡ Lán别名在羊古、唐古特青兰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

  • 越瓜

    《中药大辞典》:越瓜药材名称越瓜拼音Yuè Guā别名菜瓜、稍瓜(《饮膳正要》),生瓜(《本经逢原》),白瓜(《本草求原》)。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越瓜的果实。夏、秋间果实成熟时

  • 柯树皮

    《中药大辞典》:柯树皮药材名称柯树皮拼音Kē Sh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化橘红

    《中国药典》:化橘红药材名称化橘红拼音Huà 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GRANDIS别名化州桔红、橘红、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来源本品为芸香

  • 篦齿蒿

    药材名称篦齿蒿拼音Bì Chǐ Hāo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

  • 大腹皮

    《中国药典》:大腹皮药材名称大腹皮拼音Dà Fù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ARECAE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