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木耳菜

野木耳菜

药材名称野木耳菜

拼音Yě Mù ěr Cài

别名茼蒿、冬风菜、飞机菜、满天飞、安南草、金黄花草、皇爷膏、假苦荠、观皮芥、解放草、飞花菜、土三七

出处野木耳菜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菜类,谓:"野木耳生南安,斑茎叶如菊,而无杈歧,花如蒲公英,长蒂短瓣,不甚开放,花老成絮,土人食之,亦野菜也。"根据描述及其附图,应为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 [Gynura crepidioids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茼蒿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茎直立,有纵条纹,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2.5cm;叶片膜质,长圆状椭圆形,长7-12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无毛。头状花序直径约2cm,少数,在枝顶排成圆锥状;总苞圆柱表;总苞片2层,条状披针形,长约1cm,边缘膜质,先端小束毛,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花全为两性,管状,粉红色,花冠先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状,分枝先端有线状被行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条纹,被毛;冠毛丰富,白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竹于山坡荒地、路旁及沟谷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和脾胃。主感冒;肠炎;痢疾;口腔炎;乳腺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没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没药药材名称没药拼音Mò Yào别名末药、明没药来源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C. molmol Engl.]及同属

  • 杄木

    药材名称杄木拼音Qiān Mù别名杄、红杄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七,木类,云:“杄木,山西山中极多。树亭亭直上,叶如栝松而肥软,又似杉木而叶短柔。山西架木皆用之,与南方杉木同。&hell

  • 石鲫

    《中药大辞典》:石鲫药材名称石鲫拼音Shí Jì别名华鲸(《鱼类分类学》),老母猪鱼、山鲫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原形态体稍侧扁,腹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

  • 秃疮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秃疮花药材名称秃疮花拼音Tū Chuānɡ Huā别名秃子花、勒马回[陕西]来源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

  • 铧尖草

    药材名称铧尖草拼音Huá Jiān Cǎo别名试剑草、铧口草、铧头草、紫花地丁、耳钩草、犁头草、鸡下颌草、鸡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铧尖菜、箭头草、红公鸡相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杉叶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叶藻药材名称杉叶藻拼音Shān Yè Zǎo别名秦扯[藏名]来源杉叶藻科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至西北,西南及西藏。性味

  • 小毛鸡

    药材名称小毛鸡拼音Xiǎo Máo Jī别名小鸦鹃来源鹃形目杜鹃科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 lignator Swinhoe,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