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角翅卫矛

角翅卫矛

药材名称角翅卫矛

拼音Jiǎo Chì Wèi Máo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的枝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cornutus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角翅卫矛 半常绿灌木,高1-2m。小枝圆柱形;冬芽圆锥形,长约5mm。叶互生;叶柄长约6mm;叶近革质,条状披针形,长7-15cm,宽1.3-2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密锯齿,叶脉在两面稍凸起,明显。聚伞花序通常具3花,花序梗纤细,长2-4cm;花紫红色,直径约7mm,4-5基数;花瓣卵圆形,边近全缘;雄蕊无花丝,花药1室;花盘扁厚。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cm(不包括翅长),成熟时紫红色,具4-5窄长翅,翅长8-10mm,基部宽约5mm。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600m的山谷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主皮肤痒疮;漆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莴苣

    《中药大辞典》:莴苣药材名称莴苣拼音Wō Jù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

  • 绣线菊根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根药材名称绣线菊根拼音Xiù Xiàn Jú Gēn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宽叶杜香

    药材名称宽叶杜香拼音Kuān Yè Dù Xiānɡ别名杜香、喇叭茶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ndum 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

  • 香苏草

    药材名称香苏草拼音Xiānɡ Sū Cǎo别名野巴子、野拔子、野香苏、小铁苏、扫把茶、草拔子、香芝麻蒿、皱叶香薷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野坝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的全草。秋

  • 枳椇木皮

    《中药大辞典》:枳椇木皮药材名称枳椇木皮拼音Zhǐ Jǔ Mù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纲目》:&qu

  • 红线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线麻药材名称红线麻拼音Hónɡ Xiàn Má别名山苎麻、红头麻、蝎子草、苛麻、大序艾麻来源荨麻科红线麻Laportea macrostachya

  • 丽江黄芩

    药材名称丽江黄芩别名黄芩来源唇形科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安胎。更年期红崩:丽江黄芩(醋炒),为末,

  • 冷毒草

    《中药大辞典》:冷毒草药材名称冷毒草拼音Lěnɡ Dú Cǎo别名地黄瓜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的全株。春、夏、秋均可采集。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长,地上茎短或缺,

  • 大青草

    《中药大辞典》:大青草药材名称大青草拼音Dà Qīnɡ Cǎo别名青泽兰、化痰清(《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苏州本产药材》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的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原